收藏文章 

2017-09-25

初秋養生鴨肉滋陰

  秋分前後,幾趟大雨淋漓,都說「一場秋雨一場寒」,氣溫逐點下調,從酷熱長夏到溫燥秋令,陽消陰長,咳嗽、咽乾、喉痛、眼赤無可避免,是以入秋養生,講究「收斂滋陰」,益肺潤燥生津乃基本原則。

 

  潤燥一門,時令湯水甜食,多以雪梨、雪耳、百合、淮山、無花果、木瓜、粟米、芝麻、蜂蜜等材料為要;作菜,我選鴨肉。

 

  鴨屬於水禽,性甘味寒,入肺、胃、腎三經,抄錄《本草綱目》,鴨肉功能「填骨髓、長肌肉、生津血、補五臟」,有助清肺養胃補腎,止咳化痰去水腫。以現代營養學論,鴨肉脂肪不算多,其所含的蛋白質、維他命B及E卻較其他肉類為高,有效促進新陳代謝抗衰老,且肉質相對鮮嫩,容易消化吸收。但對於體質虛寒、胃冷腹瀉或感冒患者不太適宜。

 

  以鴨肉入饌,款式極多,太複雜的我做不來,佐料太多我又不愛,反正入秋該多吃點酸,就做一道梅子炆鴨。

 

材料:

 (二人份量)

 

  鴨半隻,酸梅3顆,洋蔥1個,薑蔥蒜隨意,鹽、豉油、紹酒、食用油適量,片糖一角。

 

做法:

 

  1. 鴨肉去皮切件洗淨,煲內注入適量水份加薑塊數片,水滾加入鴨件汆水2分鐘,隔乾水份待涼備用。

 

 

  2. 以鹽、豉油、紹酒略醃已汆水的鴨件15分鐘。

 

  3. 酸梅搓揉成蓉備用。

 

 

  4. 鑊內注入少量食用油爆香薑片蒜粒,放入鴨件,半煎炒至略乾身。

 

 

  5. 放入酸梅蓉拌勻,加入兩碗水及片糖,以中火同炆至滾,轉慢火炆45分鐘或至軟身,期間若水份不足可略添注。

 

 

  6. 洋蔥切小件,蔥切段,另開小鑊注入少量上述已煮好的鴨汁,把洋蔥炒至軟身,放入蔥段,拌入鴨件即成。

 

 

  食療不過是養生的其中一環,生活起居、情志精神必須配合方能事半功倍!

 

  秋季宜早睡早起,城市人凌晨三時就寢的所謂「早睡」,完全不合格;入秋逐漸轉涼,保暖添衣為上,尤其在公共場所,如商場、地鐵、巴士等,其空調設施大多無法因時制宜即時微調,低溫受寒,百病從生。

 

  秋季宜養肺,跑步登山,遠眺綠林,有助舒暢胸懷,保持心境平靜,盡量減少思慮,偶遇不快,必須自我規勸,生活上找些亮點,暫且把煩惱拋諸腦後,否則悲秋傷身,入冬後健康定必受累。

 

 

 《經濟通》所刊的署名及/或不署名文章,相關內容屬作者個人意見,並不代表《經濟通》立場,《經濟通》所扮演的角色是提供一個自由言論平台。

全新節目《說說心理話》青少年不可以戀愛!?真實個案講述驚心動魄經歷► 即睇

更多綠路閑人文章
你可能感興趣
#食譜 #潤燥 #鴨肉 #健康小tips #秋天養生
編輯推介
即時報價
全文搜索
Search
最近搜看
大國博弈
貨幣攻略
More
Sha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