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03-15
確診居家隔離自救法!醫生建議:沖溫水涼、每半小時飲少量水、含帶鹽冰粒紓緩喉痛!
第五波大量確診新冠患者,不少都被迫「居家抗疫」,惟搶藥潮下,學懂如何紓緩病徵成為市民「自救」必備。有家庭醫生表示,喉嚨劇痛、嚴重乾咳、發燒至38.5度或以上等都為常見病徵,建議多飲水、用鹽冰粒紓緩喉嚨痛;以流質如粥水、果汁等代固體餐飲;沖溫水涼降溫等,並有充足睡眠,但提醒若出現併發症包括氣促、呼吸困難、神志不清、嘔吐等,便應盡快入院求醫。
莫昆洋
家庭醫生莫昆洋表示,其診所近期診症了大量確診患者,而不少病徵相若,包括喉嚨劇痛、嚴重乾咳到影響睡眠、發燒至38.5度或以上等。他指,這些病徵雖與一般傷風感冒類似,惟情況相對嚴重很多,「很少人會說傷風感冒引起的喉嚨痛,會痛到像被刀割一樣,而且染疫後患者大多會感疲累、或發病到做不到其他事。」且由於病毒傳播速度快,只要一人中招,其他家人都出現類似病徵。
他指,即使染疫仍可藉日常應對發燒的方法處理,重點是保持身體有足夠水份,最好每半小時便飲少許水,坊間不少指飲用檸檬水、蘋果醋、蜂蜜等也可行,前題是可紓緩喉嚨痛楚,飲用後感覺良好,也可定時口含帶鹽的冰粒,有助紓緩痛楚和消炎,家裏較易取得且效果可持續一段時間。
忌吃煎炸食物 不建議「焗汗」
食療也是治病重要一環,他強調,患病時飲食可改為流質而避免固體食物,著重水份夠多,如粥水、果汁和奶類等均是好選擇,且應避免進食煎炸等食物。
如要控制體溫,他稱需要時可洗溫水澡,有助調節身體溫度以至降溫,但不建議坊間「焗汗」的方法,因人體的免疫系統不能透過外部「加熱」來促使其運作,惡性提升體溫反會傷害身體。
莫昆洋又提醒,發燒的治理時間可長達一至兩周,故不要輕視紓緩病徵,「只要能夠好好睡一覺,正常飲食,無嘔吐,才能在生病後盡快康復」,重申病時需要的是休息,而不是操勞或運動。
呼吸困難神志不清 盡快入院
他呼籲,即使疫下難求診,加上隔離期間患者難外出,但亦應盡量安排視像看症、或讓親友或團體郵寄藥物,平日也應保持身心健康,維持適當健康飲食和睡眠規律,身體的抵抗力自然會提升;但如出現進一步的併發症包括氣促、呼吸困難、神志不清、嘔吐至食物難下嚥等情況,就要盡快入院。
轉載自: 晴報
etnet經濟通榮獲HKIRC「2022-2023年度無障礙網頁嘉許計劃」三項金獎。► 了解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