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最愛專欄  收藏文章 

2023-01-17

【FOCUS】GDP未達標不足懼 人口負增急需挽狂瀾

  3% VS「5.5%左右」--前者是中國2022年實際GDP增速,錄1976年毛澤東去世以來第二低(僅高於2020年);後者是去年3月全國兩會設定的增長目標,亦是1991年以來最低。但此「黎明前的黑暗」並不足為懼,真正驚嚇的,是一甲子以來首現負增長的人口數據,以及恐隨之而來的一系列養老金、政府債、房地產、生產率等連鎖反應。

 

12月藥品銷售高均值62%

 

  內地「動態清零」上月初極限反轉,全國多地掀起感染「陽」嘯,但國家統計局周二(17日)揭盅的12月數據,卻頗有亮點。

 

  最驚喜當屬跌勢放緩的社會消費品零售,上月按年-1.8%(預期:-8.6%),跌幅較11月收窄4.1個百分點;除汽車外的零售額3.54萬億人幣,更是2022年全年第二高。何解?看看較首11月均值分別飆升62%的「中西藥品類」零售額(858億元)、大升24%的「糧油食品類」零售額(1894億元),玄機不言自明。

 

 

  工業生產及基建投資同樣「疫下當自強」,12月工業增加值按年升1.3%(預期:0.2%),出口交貨值錄三個月最高;首12月基建投資加速至9.4%,整體固定資產投資增5.1%(預期:5%)。

 

房地產冰封拖累上下游

 

  若論拖累2022年增速的最差經濟部門,則非房地產莫屬。除了全年開發投資及住宅銷售面積分別跌10%、26.8%,衡量地產商信心的土地成交價款,跌穿萬億關口錄9166億元,按年縮水48%;評估市場復甦潛力的住宅新開工面積,亦按年急跌近40%。連帶上游的水泥、鋼材產量,下游的家具、電器音像器材、建築裝潢材料零售額,全年齊難逃負增長。

 

  不過,國統局當天公布2022年芸芸數據中,最觸目驚心的還是全年人口「減少85萬」一項。相比1960年大饑荒導致的人口減少,看看本世紀以來數據,自2000年、2019年净增人口分別跌穿1000萬、500萬大關,疫下三年204萬、48萬、-85萬更呈斷崖式下跌,恐預示人口負增長大勢難逆。

 

人口蝴蝶效應影響深遠

 

  人口負增長疊加深度老齡化社會(65歲以上人口佔比直逼15%),是利是弊?所謂「人口即是命運」,答案顯然指向弊端重重。從社會活力到全社會生產效率,從債務擴張到房地產銷售,從醫療負擔到養老金滾存,乃至整體教育、經濟、國防政策,無不有深遠影響。

 

 

  單看人社部2021年養老保險數據,當年城鎮職工基本養老保險參保職工數3.49億,參保離退休人員1.32億,兩者比例2.65:1,而2011年的此比例為3.15:1。換言之,隨著老齡人口增速快過勞動人口增速,收支恐面臨失衡危機。

 

  眼見2022年新出生人口數跌穿1000萬(956萬),照此趨勢,坊間甚至推算中國人口2050年或跌至12億以下,有學者近日甚至呼籲取消中考、縮短中小學學制,以減輕家長負擔及提高生育意願。是否嘩眾取寵?力挽狂瀾的時間窗恐正愈來愈窄。

 

全新節目《說說心理話》青少年不可以戀愛!?真實個案講述驚心動魄經歷► 即睇

更多FOCUS文章
你可能感興趣
#人口負增 #GDP #房地產
編輯推介
即時報價
全文搜索
Search
最近搜看
貨幣攻略
大國博弈
More
Sha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