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最愛專欄  收藏文章 

2021-05-21

反對引入海外醫生理由並不充分

  政府計劃立法吸引非本地培訓醫生來港執業,會提交立法會審議。醫學界仍然一貫的保護主義,質疑海外醫生未必確保到醫生的水平;有些意見更凸顯他們的自私和膚淺。

 

  有前線醫生說那些可以去外國讀醫的香港永久居民申請者,一定是家境比較富裕,他們的人脈關係可能令他們認識將來審批海外醫生委員會內的高層人士,這些高層會刻意為這些想回流回來的人開一個職位也說不定,這樣便對在香港讀得那麼辛苦,才打入醫學院的本地醫生畢業生並不公平。這個前線醫生的講法,反映他的自私。

 

  正如多年前醫委會前主席麥列菲菲直言,部分醫生是「極度保護主義」。要知道香港醫生長期不足,市民叫苦連天。

 

  根據團結香港基金去年發表報告,指本港每千人口只有1.9名醫生,而新加坡則有2.4名;經合組織(OECD)國家更高,達3.4名。追上新加坡要增加3,400名,若要追上OECD更要1.1萬名醫生;取其中者,也要7,000名醫生。

 

(iStock)

 

  培養一個醫生,由他中學畢業入大學讀醫,到培訓成專科醫生最少13年的時間。這是遠水,焉能救近火?何況全球各地對醫生求才若渴,香港不是唯一選擇;故此吸引海外醫生,不改革怎能成事?

 

  香港公營醫療體系問題叢生,醫生護士人手不足,病人輪候時間過長,是多年問題。加上人口老化,單靠本地培訓,根本跟不上需求。過去10年,公營醫院處理病人個案上升了43%,但醫生只增加了24%;科技進步又帶來更多檢驗,公營體系醫生工作量負荷更大,

 

  新加坡在2004年成立「老齡化問題委員會」(Committee on Ageing Issues,簡稱CAI),之後公布《醫療藍圖2020》,提出在2020年大增醫護人手5成,包括興建第三所醫學院,醫生學額由316增至500名、又大幅提高護士學額由1,700人至2,700個,吸引海外國醫生到新加坡等。

 

  2003年,當時新加坡有6,000多名醫生,香港則有逾1.1萬名,幾乎是前者的一倍。到2018年,新加坡醫生已經超越香港,但香港入口比新加坡多30%。由2003年至今,本港醫生總數只增加了36%,新加坡接近增加150%!如果情況不變,到2026年香港增幅也只是差不多50%,但新加坡已經在超過200%,相差近4倍。

  

  新加坡在15年內把醫生數目大增一倍,是因為容許海外醫生免試免實習到當地執業。2017年底,新加坡1.3萬名醫生中,4成是由海外醫學院畢業靠本地培訓。而更重要是新加坡引入海外醫生後,醫委會收到投訴個案竟大幅下降,由2008年的每千名醫生16.2宗跌至2017年的11.9宗。由此證明,引入海外醫生不但沒有令致醫療水平下降,反而提升了質素。

 

  輸入海外醫生,刻不容緩。回歸前,香港醫生中,海外醫生佔一半,任何英聯邦國家醫生來港可以免試,現在卻要設門設限?是甚麼理由?莫非今天英國劍橋的醫科水平和回歸前劍橋的醫科水平大跌?

 

  醫生人手不足,增加醫科生學額,沒人反對。增加醫科生學額和引進海外醫生,都是為了增加人手,沒有分別。為甚麼有那麼多本地醫生反對,而且毫不理性,跟他們的專業形象毫不匹配!講得直接點,病人都等你們看病等到死了,你們還反對引入海外醫生?

 

 

 《經濟通》所刊的署名及/或不署名文章,相關內容屬作者個人意見,並不代表《經濟通》立場,《經濟通》所扮演的角色是提供一個自由言論平台。

etnet榮獲HKEX Awards 2023 「最佳表現證券數據供應商」大獎► 了解詳情

更多政是有心文章
你可能感興趣
#新加坡 #醫科生 #香港 #醫生 #病人輪候時間 #免試免實習執業 #非本地培訓醫生
編輯推介
即時報價
全文搜索
Search
最近搜看
大國博弈
貨幣攻略
More
Sha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