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文章 

2019-09-25Text: 嶺南大學 研究生院 研究助理教授 國際高等教育與管理碩士課程主任 江晉

大學的知識轉移:為誰轉移?

  教書育人和科學研究是大學的兩個重要的使命。近年,知識轉移(knowledge transfer)被視為大學的「第三項使命」。知識轉移,是指大學把專業知識、技術及方法等轉化應用。知識的轉化應用越來越受重視,譬如《泰晤士高等教育》(Times Higher Education,THE)於本月月中(9月12日)公佈的2020年世界大學排名榜中,知識轉移就是其中一個評估範疇。香港的大學教育資助委員會(教資會)也視知識轉移為一項重要的課題。立法會自2009/10年起每年給予大學伍千萬港元經常性撥款,支持大學在這方面的發展。在2016至2019的三年期,此項撥款已增至每年6,250萬元。

 

知識轉移只看錢?

 

  知識轉移的成效是如何量度的呢?上述提到的THE世界大學排名用行業收入(industry income)指標評估知識轉移,即看大學從行業中賺取的研究收入的多少,並根據購買力平價(Purchasing Power Parity)以及大學的學術人員數進行調整。這主要體現了產業為研究付多少費用,以及大學的科技在商業市場上能吸引多少資金。

 

  本地的八所政府資助大學(八大)的知識轉移收入,也備受關注。今年上半年教資會公佈的八大的知識轉移最新的年報,也引發不少討論關注八大知識轉移的收益排名。其中,科大的收益達七億九千萬港元,在八大中稱冠,理工大學以五億六千萬元排第二。學術界和業界的結合,有助於促進創新及科技的發展,幫助大學提升競爭力,也可以增加大學收入,可謂「雙贏」。但是,知識轉移只是看錢嗎?

 

知識,轉移去哪裏?

 

  知識產權、專利技術、項目產業化及專業培訓等知識轉移活動,為大學帶來金錢收益。除了與業界合作,大學的知識轉移還可以面向社區、面向普通市民。譬如,大學可以舉辦公眾講座、工作坊、社區演講,又或是舉行藝術展覽、表演等公開活動,傳播知識,分享研究成果。其實,教資會對八大知識轉移成效評估的多項指標中,也包括這些方面,這些往往被統稱為社會、社區和文化參與(social, community and cultural engagement)。筆者根據教資會公佈的知識轉移年報,計算八大在面向公眾的知識轉移活動(下圖)。結合各校的師生規模,教大和嶺大在舉辦有關公眾活動的表現最優。這兩所大學雖然並非在科技或專利方面見長,但其知識轉移可以在舉辦公眾講座、社區文化活動、推動社區共融等方面惠及社會。

  

註:師生數包括學生人數及教職員人數。學生人數是指教資會資助的全日制學士學位課程及研究院研究課程的學生人數。教職員數是指大學的教學及研究人員數。

 

  資料來源:有關知識轉移的活動統計資料來源於教資會網站公佈的香港八大高等院校2017/18學年《「知識轉移」經常性撥款年度報告》。教職員及學生數來源於教資會網站公佈統計數字

 

  當我們討論如何衡量大學知識轉移的成效時,也是在反思「知識轉移,為誰轉移?」的問題。推動知識轉移,並不是要鼓勵大學教授和學生都去創業開公司。知識轉移,可以是學界與業界合作進行技術轉化,科研項目產業化,也可以是社會、社區和文化的參與,與廣大市民建立更緊密的聯繫,推動社會共融和發展。

 

 

 《經濟通》所刊的署名及/或不署名文章,相關內容屬作者個人意見,並不代表《經濟通》立場,《經濟通》所扮演的角色是提供一個自由言論平台。

全新etnet健康網購,送你【健骨維他命D3(1000IU)】乙樽(價值$108)► 立即行動!

更多嶺南人語文章
編輯推介
即時報價
全文搜索
Search
最近搜看
雙幣交易
聚焦兩會2024
More
Sha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