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文章 

2017-10-06

馬鞍山驚現蝗蟲 或放生惹禍

  【晴報專訊】馬鞍山驚現蝗蟲!近日有行山人士在馬鞍山梅子林發現身長約兩吋的蝗蟲。有目擊者指,蝗蟲吃葉速度快,擔心對生態造成影響。有昆蟲專家指,雖然蝗蟲不一定造成「蝗禍」,但據網民上載的相片所見,該蝗蟲品種非本港原生,且出現的密度不自然,估計是有團體進行宗教儀式時放生所致,恐大量繁殖後影響自然生態及破壞農作物。

 

目擊者杜先生指,他發現的昆蟲吃葉速度快得驚人,查證後才知是蝗蟲。(受訪者提供)

 

  目擊者杜先生向本報表示,當日在梅子林徑涼亭乘涼期間,發現附近草叢有近40隻疑似草蜢的昆蟲。惟他憶述,該蟲吃葉速度快得驚人,遂上網查證,因而得知是蝗蟲。

 

多於乾旱地區 港出現不尋常

 

  浸大生物系教授翁建霖估計,蝗蟲是由草蜢「突變」而成,因草蜢在擠逼、缺乏糧食的環境下,會分泌一種昆蟲荷爾蒙,並透過腳部相碰「傳染」至鄰近的草蜢;受「感染」的草蜢會產生生理變化,變成蝗蟲。蝗蟲一般見於乾旱、氣溫轉變大的地方,故未知為何會出現於本港。草蜢變成蝗蟲後,其嘴部會變大、飛行力亦會變強,可吞食大面積農田,有機會影響沒用殺蟲劑的有機種植農田。

 

 

  香港昆蟲學會會長饒戈表示,過去本港鮮見蝗災,而蝗蟲出現亦不一定造成「蝗禍」,「如無食物,蝗蟲亦會死。」他指市民毋須過分擔憂,但從相片所見,該品種非本港原生,且出現的密度不自然,估計是有團體進行宗教儀式放生,恐破壞生態,如當野外突現大量草蜢,鳥類便會集結,導致雀鳥分布不均,亦引起衞生問題,「雀鳥捕蟲時只咬一半,餘下蟲屍會腐爛發臭,影響衞生。」但他指,只有小量品種的蝗蟲如東方飛蝗,會在極端環境下大量快速繁殖,引發災害。

 

恐致鳥類胡亂集結 影響生態

 

饒戈建議市民,勿參與在郊野公園內的放生活動。

 

  他又指,「草蜢」和「蝗蟲」只是不同地區的不同稱呼,而在不同氣候及環境下,草蜢確實會改變其外貌及行為。饒戈指,在郊野公園範圍內胡亂放生的現象時有發生,「過往團體甚至會放生雀鳥、龜等,近年則轉放生草蜢。」他呼籲市民勿參與有關活動。

 

  據《防止殘酷對待動物條例》,若因放生而令動物痛苦,最高刑罰是監禁3年及罰款20萬元。漁護署的郊區守則亦列明,遊人不應損害野生動植物及其生長環境。

 

轉載自: 晴報

全新節目《說說心理話》青少年不可以戀愛!?真實個案講述驚心動魄經歷► 即睇

更多時事要聞文章
你可能感興趣
#蝗蟲 #放生
編輯推介
即時報價
全文搜索
Search
最近搜看
大國博弈
貨幣攻略
More
Sha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