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文章 

2018-05-21

幼童食物切細粒 恐更易鯁親

  【晴報專訊】早前兒童鯁喉致死事件接連發生,有醫生指,10歲以下兒童屬高危,部分家長愛將食物切細至與幼童氣管直徑大小相若粒狀,兒童未經咀嚼便吞下,有機會導致窒息。有兒科專科醫生指,不少父母處理子女鯁塞時存謬誤,例如以灌水方式處理,反而令兒童由「唞到氣變唞不到氣」。

 

(iStock)

 

  去年大埔那打素醫院接獲的急症室兒童異物鯁喉個案達144宗,其中8名兒童需留院跟進處理,9成多屬魚骨鯁喉,其餘包括細小玩具部件、硬幣及牙籤等。

 

與氣管直徑大小相若 直吞出事

 

梁遠雄(左)稱,致幼童鯁塞的異物有多款如提子、魚蛋;若情況輕微,可讓子女嘗試自行咳出。

 

  該院急症室副顧問醫生梁遠雄說,平均每2至3天便有1位兒童需求診,最小僅9個月大、最大為16歲。他指,最擔心兒童出現氣管鯁塞,因可致氣促、面部變藍色,嚴重者可導致兒童不能說話、陷入昏迷、沒有呼吸心跳,甚至有即時生命危險,如因腦部缺氧導致永久性傷害。

 

  該院兒童及青少年科副顧問醫生鄭恩華指,10歲以下是鯁喉高危者,因其氣管直徑僅1至1.5厘米;尤其是4歲以下的兒童,或嘗試將東西放進口裏,因而誤服高危物品。他又指,部分家長愛將食物切細、切粒,如雪梨粒、蔬菜條等,但若把食物切成與兒童的氣管直徑大小相若,兒童未經咀嚼便吞下,有機會封閉氣管,導致窒息。另因腦部曾受傷致吞嚥困難的兒童、及愛邊食邊跳的兒童,亦有機會導致鯁塞。

 

亂灌水急救 食物愈推愈入更危

 

  鄭指,父母處理子女鯁塞也有不少謬誤,包括胡亂挖喉、灌水或進食飯粒,此舉均會將食物愈推愈入,導致鯁塞,令兒童「由唞到氣變唞不到氣」。部分兒童因食魚粥致鯁喉,家長即叫他喝醋以溶解魚骨,其實沒有作用。

 

  梁建議,如屬輕微哽塞,父母可讓子女嘗試自行咳出異物,若情況嚴重,則需在黃金搶救時間的5至7分鐘內處理。

 

 

轉載自: 晴報

全新節目《說說心理話》青少年不可以戀愛!?真實個案講述驚心動魄經歷► 即睇

更多時事要聞文章
你可能感興趣
#急救 #鯁喉 #親子
編輯推介
即時報價
全文搜索
Search
最近搜看
大國博弈
貨幣攻略
More
Sha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