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文章 

2019-12-20

少運動、壓力大、常吃肉飲奶 本港乳癌患者較年輕

  【晴報專訊】亞洲乳癌患者較歐美更年輕。全球首個針對亞洲乳癌研究,對照港、中、日、韓等6個東亞地區,共1萬名患者數據,發現年輕東亞患者近8成機率罹患雌激素受體陽性乳癌(ER+乳癌),與美國女性年紀愈大愈易發病趨勢相反。香港病例中7成人罹患該類乳癌,發病中位數亦較美國年輕5年。醫生指本港女性發病主因與飲食西化、少運動及壓力過大等因素相關。

 

隨人口年齡增長,本港乳癌發病高峰年齡估計會漸與西方看齊。(iStock)

 

  乳癌大致可分荷爾蒙受體陽性(HR+)、第二型人類表皮生長因子陽性(HER2+)及三陰性(TN)3類。HR+乳癌病理機制受雌激素左右,即癌細胞上的雌激素受體接觸到雌激素時,可能刺激腫瘤細胞增生;而HR+型可再細分為雌激素受體陽性(ER+)及黃體酮受體陽性(PR+)。另後兩者乳癌一般「較惡」,三陰性乳癌往往只能接受化療。

 

ER+乳癌 東亞年輕女性風險較高

 

  由亞洲乳癌協作小組主導的全球首個亞洲乳癌研究發現,東亞年輕女性罹患ER+乳癌風險,較歐美女性更高。研究搜集1萬名來自香港、台灣、中國、韓國、日本及新加坡患者數據,並對照美國數據庫,發現39歲以下的東亞女性,有近8成機會患上ER+乳癌,40至49歲是罹患該癌症高峰,與美國婦女愈老愈易患ER+乳癌的趨勢迥異。而HER2+及三陰性乳癌,東亞及美國婦女均是愈年長發病風險愈低。

 

  內科腫瘤科專科醫生楊明明指,根據本地數據,2017年本港有4,373宗新增乳癌個案,發病年齡中位數為57歲,較美國的62歲早5年;且20至44歲、45至64歲兩個組別,發病率分別較美國多60%和20%。她相信主因與港人缺乏運動、生活壓力大、常吃肉類及奶類製品及未曾生育等因素相關。

 

張淑儀醫生(右)指,港人在50年代起生活漸見富裕,飲食西化後,乳癌發病率亦一直攀升。左為楊明明醫生。

 

  外科專科醫生張淑儀指HR+乳癌是最普遍的乳癌類型,佔本港患者逾7成,「一般HR+型腫瘤生長速度較慢,且易先出現骨轉移情況。而停經前的患者,因卵巢會持續分泌雌激素,變相激發腫瘤生長,故過去治療會以切除卵巢、盆腔放射治療或打停經針令卵巢停止運作為主。」近年有新型合併療法,結合傳統荷爾蒙治療、停經針及標靶藥CDK4/6抑制劑,可延後化療時間,且42個月後存活率達69.7%,較只接受荷爾蒙治療的43%為高。

 

 

新型合併療法 副作用較化療少

 

  43歲患者曾小姐指,3年前發現左邊乳房有粒狀物,檢查後發現癌細胞已擴散至盆骨,且屬第4期癌症︰「因我無特別不適,確診後大腦一片空白,只想着一定要活下去。」她其後參與新型合併療法臨床試驗,半年後腫瘤縮減58%,骨擴散情況亦無惡化,治療期間可上班,「副作用遠比化療少,但要注意飲食,不能再吃我最愛的楊枝金露。」

 

 

轉載自: 晴報

etnet榮獲HKEX Awards 2023 「最佳表現證券數據供應商」大獎► 了解詳情

更多時事要聞文章
你可能感興趣
#乳癌 #壓力 #運動 #肉類 #奶
編輯推介
即時報價
全文搜索
Search
最近搜看
貨幣攻略
大國博弈
More
Sha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