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文章 

2020-07-27

社會事件、經濟下滑、新冠疫情三大打擊 5個港人1個「愁」

  【晴報專訊】本港面對社會事件、疫情及經濟下滑等3大打擊,一項調查顯示,港人對此有負面影響及出現心理困擾,平均每5個人有1人,感到中度以上焦慮或抑鬱。有臨床心理學家表示,疫情下市民擔心自己及家人出事,均會放大不安情緒,如發現有情緒問題,應即尋求專家協助。

 

調查指今年市民的快樂指數評分較去年低。

 

  香港忠僕事奉中心與心理健康會在今年5月中至6月中訪問1,262名市民,受訪者年齡由15至70歲以上。

 

兩成人 感中度焦慮或抑鬱

 

  調查發現,在3大創傷性打擊中,由0至10的評分(10分為極大影響),社會事件的負面影響程度為最高,平均分為5.82分,當中有43%人指有中度以上(5分以上)負面影響;其次新冠肺炎疫情平均分為5.68分,有38%人感中度以上負面影響;最後則是經濟下滑的影響,平均分有4.39分。

 

  此外,在3大創傷事件夾攻下,以10分為最高,港人的抑鬱和焦慮程度分別為3.81及4.03分,當中均有約2成人選擇5分或以上,即平均每5個人,就有1人感中等程度以上的焦慮或抑鬱;而今年市民的快樂指數為5.65分,較去年6.39分低。

 

  臨床心理學家鄭健榮博士表示,社會事件是香港歷史中未曾遇過,在毫無任何心理的預期下,市民對事件的不確定性及相關的負面情緒容易較高。

 

  他稱,在社會事件下,親友之間的人際關係因看法不同易生衝突,造成不開心情緒,而各種暴力情景亦會致創傷後遺反應,即使過一段時間仍牽動情緒。

 

憂自己家人出事 放大不安

 

  臨床心理學家黃志明博士則稱,市民在社會事件中接受不少衝突資訊,而疫情下亦會擔心自己及家人出事,均會放大不安情緒,建議如發現自己出現抑鬱及焦慮等情緒,應向專業人士包括社工、心理學家或醫生求助。

 

  本身是社工的Anna幾年前確診罕見病「系統性硬皮症」,該病嚴重可致死曾令她感絕望,幸憑信仰及自我調整心態,終能正面應對病情。她建議港人如面對負面情緒,宜先冷靜自己及持正面態度面對。

 

 

轉載自: 晴報

全新節目《說說心理話》青少年不可以戀愛!?真實個案講述驚心動魄經歷► 即睇

更多時事要聞文章
你可能感興趣
#心理情緒
編輯推介
即時報價
全文搜索
Search
最近搜看
大國博弈
貨幣攻略
More
Sha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