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文章 

2018-09-07

十年如一日?

  2018年8月6日,上證綜合指數報2705,昨日則下破2700,跟2008年8月6日的2719差不多,似乎是十年如一日(圖一),但《中國證券報》有文謂,不是,是升了1倍,吓?

 

 

  「上證指數由上海證券交易所上市的全部股票組成,包含A股和B股(B股量少市值低,對指數影響基本可以忽略),綜合反映上海證券市場上市股票的價格表現。10年前,滬市在總市值、流通市值、成交金額3大指標上分別佔全部A股的84%、76%和67%,大市值的藍籌公司也多在上海上市,因此可以說,上海市場基本就是全部市場,上證指數幾乎就是全市場指數。

 

大批新興公司在深圳上市

 

  然而世易時移,10年來我國股市結構發生了巨大變化,隨着大批新興公司在深圳上市及成長,滬市上述3大份額指標逐步下降,總市值和流通市值下降到如今的60%左右,A股數量佔比和成交金額佔比更是降至40%。習慣了使用上證指數代表全部A股的投資者,沿着思維慣性,仍以局部指標評判整體表現,就陷入以偏概全的窠臼了。

 

  從行業結構上看,滬市上市的主要是傳統行業的大盤藍籌股,比如銀行、保險、電信、能源、公用事業等。隨着我國產業結構調整、經濟動能轉換,眾多中小新興產業公司在深圳上市,並發展壯大,如醫療保健、信息科技、消費服務等新興行業的市值60%在深圳上市。

 

  對比10年前,整個市場除了銀行、能源之外的前幾大行業中,滬市公司的市值佔比明顯縮小。因此,僅表徵滬市的上證指數,無法及時體現出這些過去發展迅速、且將來前景廣闊的行業公司業績表現。

 

  上證指數加權計算方法加大了個股在滬市和全市場中權重的偏離,難以客觀反映市場真實微觀結構和供需情況,整體低估了上海證券市場的業績表現,沒有完全客觀反映出滬市發展的積極成果。

 

  上證指數採用總市值加權計算,客觀上提升了總股本大、但流通股本(市場上實際可買賣的部分)小的大市值上市公司權重。這帶來兩個後果︰一是難以客觀反映市場真實結構和供需,導致市場訊號失真,因高估傳統行業權重會以壓低其他新興行業權重為代價,低估新興行業對市場總體的貢獻;二是有可能提供可乘之機,讓人以較少的資金拉抬或打壓權重股以影響指數、進而影響市場走勢。

 

 

  過去10年,且不說A股上市公司數量增加1倍,上市總市值增加2倍,上市行業結構更加均衡,單論投資者最為關心的收益,也會顛覆因上證指數誤導帶來的市場普遍認知。

 

A股市場收益率勝德英日

 

  市場上已有具備一定影響力的A股全市場指數,如深交所信息公司編製的國證A指、wind資訊發布的萬得全A和中證指數編製的中證全指。其中國證A指正式發布的時間最早(2005年2月3日),因此歷史數據最全,它以市場實際可交易的自由流通市值加權計算,更加符合市場實際交易情況。

 

 

  數據顯示,自2004年12月31日以來,A股全市場指數表現顯著優於上證指數。若以當日上證指數的收盤點位1266.5點為基點,截至2018年8月27日,國證A指收盤6040.2點(漲幅376.9%),萬得全A收盤6094.9點(漲幅381.2%),中證全指收盤5045.7點(漲幅298.4%),均大幅高於上證指數的2780.9點(漲幅119.6%)。

 

  以過去10年累計收益率排名,以國證A指代表的A股市場收益率,僅弱於美國、印度、中國台灣市場,超過了所有歐洲和亞洲主要股市,包括發達市場的德、英、法、加、日、韓等,也包括新興市場的巴西、俄羅斯。

 

  但若以上證指數來參比,情況就反轉了。在全球主要股市中,上證指數收益率排名倒數第四,僅好於西班牙、意大利和俄羅斯股市,而這3個市場過去10年累計收益為負。因此,僅以上證指數為依據,認為A股市場過去10年表現糟糕,完全不合實情。」

 

 

  如果不看指數,看個股又如何?揀了些股票月線圖讓大家對比,圖中直線是2008年9月的,這些圖大致上說明,金融、保險類股,在這10年內的表現弱於非金融股;海螺水泥2008年9月30日收4.6元,昨日?46元了,升了10倍!看來,買股無得賺,不要怪市差,要怪自己揀股技巧差,還是上山學法好了。

 

 

轉載自: 晴報

etnet榮獲HKEX Awards 2023 「最佳表現證券數據供應商」大獎► 了解詳情

更多政經頑石不低頭文章
你可能感興趣
#A股
編輯推介
即時報價
全文搜索
Search
最近搜看
貨幣攻略
大國博弈
More
Sha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