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最愛專欄  收藏文章 

2021-03-16

談政治.來炒股

  筆者此欄一向少談政治理論,多談經濟理論,也多談炒股理論。但最近有不少社會事件和股市事件,如不從政治理論上去看問題,找答案,大家就會如喪家犬,無所歸依。

 

  筆者所說的社會事件是:

 

  1.國安法;

  2.優化港選舉制度;

  3.阿里巴巴(09988)、騰訊(00700)和新經濟股在中國的「錢」景;

  4.防疫封城。

 

  還有其他,不一一列舉。上面看似風馬牛不及的事,可以用哪一個政治理論來理解、來解決?用:

 

  毛澤東1957年2月27日講話:

 

  「關於正確處理人民內部矛盾的問題」

 

  香港人和外國人,總弄不明白,中共又話要專政,又話要民主,水溝油,怎溝?水溝油不是溝不到,是看你怎溝,大家吃灌湯餃,內邊的湯汁不就是水溝油嗎?美味吧!

 

  筆者今時不會大篇引毛澤東這講話,要看全篇講話稿請看:https://www.marxists.org/chinese/maozedong/marxist.org-chinese-mao-19570227AA.htm

 

  筆者十分建議高位者、要日理萬機者,細看此文。

 

  宋王安石,也曾正確地處理過一個重大的人民內部矛盾問題,王安石變法中,其中有三條:青苗法、市易法和均輸法。

 

  王安石看到「穀貴傷民,米賤傷農」,所以就定了市易法和均輸法,秋收時,穀供應多,價賤,農民一年辛勞都不夠全年吃。故政府設倉收購農民之穀,使農民不用賤賣。到春天青黃不接時,無穀收,糧價貴,城市人食貴米,政府便開倉售糧以抑糧價,這就處理了農民(種米者)要賣貴米,城民(食米者)要食平米間之矛盾。其中,是要政府發揮個統籌、協調的作用。

 

  至於青苗法,則是在青黃不接的春天,借錢(資源)予農民去開耕,為甚麼要特別照顧農民?因為農民普遍窮,但當時又是全國戰略物資(農作物)的生產者,政府不支持他們,農民死光了,全國人民將會餓死,故農民要重點保護、扶持。一如政府今日一定要扶持某些行業,如航空業。

 

  王安石這個市易法和均輸法,要照顧「民」又要照顧「農」,在今個疫情中怎用得上?

 

  前一階段政府對油麻地地區封區檢測,有區民謂,只封窮佬區,唔封有錢佬區。到上周末,這些「窮區」的區民沒得投訴了,因為有錢佬的半山區也要封區檢測了。這些半山區富戶又怎說,有話是多餘,有話是應該要配合。

 

  政府該怎做?

 

  講話稿第九章:如何處理罷工、罷課、遊行示威、請願這些行為,毛澤東提出解決方法四條,第一條就是:

 

努力克服官僚主義

 

  防疫、控疫、檢疫是人人都知是於已有益,有利香港的好事,所有人都會支持(除了立心想搞垮香港的少數人外),只是行事官員以為一紙文書,話封就封,但就少了解釋點解要封。假如官員走多步,話:你大廈有N人確診、下水道全有病毒、電梯按鈕、大門手柄都有菌,這樣一講,你有甚麼理由去拒封,還鬧甚麼?又例如派食物包,就是走少步,讓那些找事媒介,話你派罐頭無罐頭刀,開唔到。

 

  今時封半山,也派糧食包,包括豆豉鯪魚、午餐肉、通粉等,但官員可有想到,半山居民怎無隔宿之糧?亦可想到,他們會吃你的豆豉鯪魚?官僚主義依樣照派,這不是公平對待,是浪費納稅人金錢,只要問聲你要不要,要便派,不要便省回,拿去派給吃二手飯的人,才是為人民服務。

 

  在封城、限聚之時,亦要多考慮個民生問題,疫情嚴重時,確要封城。政府應趁勢打劫,要封就封得狠,不要一時想要民意,一時又想抗疫立功,要抗疫立功,就一定要千萬人吾往矣!

 

  武漢就是封得狠,歐美就是有人跳出來反對又解封,結果拖拖拉拉死人多。香港封城限聚也是拖拖拉拉,結果是失業人多,可能餓死多過疫症死。

 

  去年3月,已有人士看到武漢封城檢測有效,就聯絡了華大基因來支援港衛生署做檢測,卻石沉大海,原因不用多估。到最近,港衛生署也不是用上華大基因來協助檢測?如果去年3月就跴油找華大基因(或其他公司)來做檢測,而不是拖至今年才做,你道香港疫情會搞到如今日,拖拉不去,看澳門那邊又為甚麼可以早早做到清零?一個字,為官者不識「民」字。

 

  「民」有大我之「民」,與小我之「民」,照顧全香港人的利益是大我之「民」,要死死保住,必要時不能不放棄一些小「民」的利益。要跳舞、要健身,是小「民」之利益,縱容了,就害到全港的大「民」。有些健身室開放後,是四個人一班,學員教練全程帶口罩,但就有那麼一個健身室,N人集中,全不戴口罩,結果就出事。對於那些守規則之店,應如何處理,不守規則之店又應如何處理,為政者,其中一個管治權力就是「賞」與「罰」。用時必要分明,亦要恰當,才可以教化到人民。「教化」二字,「教」是適用於聽話者,「化」是適用於頑劣者,有「教」而不「化」,是慈母敗兒,有「化」而不「教」是嚴父杖責過頭,故法庭判罰都有收監、感化、社會服務令啦!

 

  政府一定要明白,在防疫事上,「教」、「化」失據,一時限聚,一時不限聚是會累死香港民生,全港有二萬四間食肆,有24萬飲食業職工,這一年來,這些職工的生活費如何?單看政府第二期資助申請者大減,就知政策不對頭,政府該怎樣調整,先做調查啦!

 

  在阿里、騰訊及一眾新經濟股在中國的「錢」途事,有些人就講:又共產啦,阿里爸爸要歸阿里爺爺了,講這些話的人,是不理解國情。

 

  1972年美總統尼克遜見到毛澤東,問毛,你工作是幹甚麼的,毛澤東答:「為人民服務」。尼克遜立時鞠躬,的確有哪個政府,不是應為人民服務,在這服務過程中,中國確有官走過彎路,但有更多的官是走了正路。朱鎔基上任之初謂是要行地雷陣(指打貪),造了500口棺材,有一口留給自己,結果是地雷陣未行完,胡錦濤也想打貪,但力不從心,只在最後才扳下了薄熙來。習近平上場,一開始就是打貪。一個貪污的政府是不能為人民服務的,所以一個貪污的官員,就不是個人民內部矛盾,是敵我矛盾,敵我矛盾的解決辦法是,對敵人要專制。

 

  阿里、騰訊或任何企業,在中國,是不能用「Winner takes all」這個模式經營,西方企業的「Winner takes all」是會逼到有人無飯食。那些以為我是可口可樂,中國14億人,每人一天飲我一瓶就發達了,但阿爺會考慮到,全飲你可樂,種龍井的茶農食乜。所以就算你有能力使到中國人,人人飲可樂不飲龍井,阿爺也會叫你收手,除非你從可口可樂賺了的,能分予所有的龍井、鐵觀音、普洱等茶農。這就是為人民服務,你賺了,只顧自己肥,在中國,遲早瓜。

 

  以前人謂共產黨是共妻、共產,今時共產黨是要共甚麼?共富!

  

Winner takes all 中國行不通

 

  鄧小平在改革開放時,謂要讓一小部分的人先富起來。他下一句沒有講出口,但大家可以會意到的是這些先富起來的人,之後是要幫助其他的窮人也富起來的。今時中國將1億人脫貧,其中就不乏個別省、個別企業都對這些窮困村出錢、出技術、出職位的照顧。

 

  如螞蟻上市章則中有這一條,所賺的50%是拿來助窮人脫貧,助窮人辦小微企,你道他的待遇會有沒有不同?想Winner takes all,請到美國,不要來中國。不過我也肯定的告訴你,當你真是Winner可以take all時,美國的政客一定立法整死你。今時已有議員話亞馬遜過大,假如它仍要再獨大下去,亞馬遜的結果將如亨特兄弟、石油巨無霸,一定會被破產或分割,過於利祿熏心,在任何地方都定遭天譴,在中國尤其是。以後買中國的新經濟股請記住要讓其他人也富起來這句潛台詞。

 

  人民內部矛盾又怎跟國安法、優化選舉制度扯得上邊?

 

  人民內部矛盾,鬧的都是人民間的紛爭。

 

  但如是敵我矛盾,就不再能用處理人民內部矛盾那一套去教化、講道理、怎處理敵我矛盾?毛講話的第一段就有講:

 

  無產階級專政,專政的制度、跟民主集中製的制度。這兩個制度的區別。專政幹甚麼?專政管的事情它屬於哪一種範圍呢?專政就是對待敵我之間的。解決敵我之間的這個矛盾,就是壓服別人,這裏不完全是甚麼鎮壓了,比如講不給選舉權,比如講他們不能自由出版報紙。敵對階級,比如我們的地主階級、帝國主義分子不能在我們這裏出版報紙,台灣不能在我們這裏出版辦報紙,地主階級不讓它出版報紙,剝奪他們這些言論自由,剝奪他選舉權,都屬於這個範圍之內。不要講中國這樣做是不給民主、不給自由,美國是否也要取締「孔子學院」?台灣也是否不許印行《人民日報》?

 

  中央將去年的黑暴,定性為「奪政權」,自然就有「反奪政權」的舉措(張曉明的大概意思),所以有國安法,也有必然的優化選舉制度。那麼反對派會有甚麼下場?唔使怕得要死,又看講稿的第九章啦!今文已太長,不抄出來了,自己可去看啦:https://www.marxists.org/chinese/maozedong/marxist.org-chinese-mao-19570227AA.htm

 

  讀通「正確處理人民內部矛盾的問題」一文,做官的,可以有效排難解紛;從商的、可以知悉政府政策用意;炒股的,可以買入少政治風險之股;做小民的,可以據理力爭自己的權益,大家齊來讀好這一篇毛選好了。

 

(投資涉風險,每投資者承受風險程度不一,務必要獨立思考。筆者會因應市況而買賣。)

  

 

 《經濟通》所刊的署名及/或不署名文章,相關內容屬作者個人意見,並不代表《經濟通》立場,《經濟通》所扮演的角色是提供一個自由言論平台。

全新etnet健康網購,送你【健骨維他命D3(1000IU)】乙樽(價值$108)► 立即行動!

更多缸邊隨筆文章
你可能感興趣
#政治 #股市 #政策
編輯推介
即時報價
全文搜索
Search
最近搜看
雙幣交易
聚焦兩會2024
More
Sha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