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1/07/2018 10:00

《宏觀論勢-李捷龍》經濟周期進入晚期還是成熟期?

  面對現時的經濟周期,雖然經濟擴張的最佳時機已經過去,但擔心經濟衰退似乎為時尚早。低通脹率使寬鬆政策得以持續,預計經濟復甦步入正軌的過程至少維持至2019年年尾,有望可阻擋貿易摩擦情況惡化對經濟產生的中斷影響。
  經濟周期中,經濟衰退往往會突然出現,並被應對政策遏止,而經濟擴張維持的期間和速度卻難以預料。部分數據指標指出現時經濟處於晚期,其他指標則指出只處於成熟期,還有更多發展空間。失業率是最明顯能反映經濟晚期的指標。美國、英國、日本及經合組織(OECD)成員國的平均失業率均處於異常低水平。而反映經濟成熟期的指標會以通脹率為焦點,低通脹率屬於有利經濟周期持續擴展的因素。
  貿易摩擦正在升級,可能導致下一個衰退周期提前出現。直至目前為止,貿易壁壘規模相對較小,但預期的中國報復行動及貿易摩擦升級將構成風險。而且關稅戰爭可能會蔓延至已發展國家另一個關鍵的買賣產品--汽車,進而加劇市場憂慮。
  另一風險因素是金融失衡的情況惡化。在過去十年接近零利率之後,出現隱藏著金融系統不穩定威脅的情況並非異常。然而,過於嚴格的監管出現過度抑制情況,很多央行已轉而採取宏觀審慎措施,特別是在房地產市場,藉以控制風險。
  未來12至18個月內的寬鬆政策環境為全球經濟周期提供很好的支持,但我們對2020年則抱有疑問。在主要經濟體中,美國是出現衰退危機可能性最高的國家。聯儲局目前已加息第七次,政策走鷹派作風。然而,未來幾年需要加息的速度及幅度仍稍為落後於當前形勢。我們預計聯儲局至少繼續於每季加息至2019年底,意味著貨幣政策將在明年下半年拖累經濟增長。
經濟增長繼續獲寬鬆財政政策支持,擴大預算赤字。即使在保護主義興起的情況下,於經濟過熱時推出財政刺激措施,也可能增加進口量以滿足部分上升需求,擴大貿易逆差。
  至於歐洲,其復甦步伐略為減慢,但仍相對健康。商業和消費者情緒指數相當正面,並指向穩健的擴張步伐。隨著金融體系健康狀況改善,貨幣政策步伐應會加快,而結構性改革的好處逐漸浮現,財政政策保持中立,不再拖累經濟增長。歐洲央行早於預期發出公告,稱其資產購買計劃將在今年年底結束,隨後可能在2019年第三季首次加息,似乎會跟隨聯儲局退出超寬鬆貨幣政策。
  對中國而言,貿易限制及美國技術轉移問題造成短期扶持經濟的需要,阻礙了其去槓桿化的長期努力,當局可能降準及推行財政刺激措施。雖然全球金融危機後的巨大信貸泡沫情況在過去18個月穩定下來,反映去槓桿政策漸見成效,但信貸增長可能再次上升,使縮減信貸泡沫成為複雜的長期挑戰,但不會對經濟或金融體系造成重大衝擊。
  商品價格上升有利新興市場發展,但市場在油價高企期間仍會出現贏家和輸家。利率上升可能使商品進口商面對的問題惡化。多個東盟經濟體近年來從經濟管理的改善中獲益,區內較富裕的國家多年來取得了不錯的成績,部分其他國家則取得了驚人進步,應該使他們成為更具吸引力的投資目的地,並有助於提高潛在增長率。《新加坡銀行首席經濟師 李捷龍》

etnet榮獲HKEX Awards 2023 「最佳表現證券數據供應商」大獎► 了解詳情

即時新聞
即時報價
全文搜索
Search
最近搜看
大國博弈
貨幣攻略
More
Sha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