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1/10/2017

去藝術展欣賞高仿

  • 加入最愛專欄
  • 收藏文章
  • Bosco Hong

    Bosco Hong

    以藝術收藏為主導的投資公司Artillector的創辦人及行政總裁。在這裡,我們不談風花雪月,只談藝術市場。

    遊於藝

    逢周三更新

  不只在藝術市場容易找到贋品,現在連藝術家自己,也自製高質素仿品。

 

  高仿在大陸不是甚麼新聞。隨便一個畫展,只要是不作售賣,純粹展覽,都不難見到超過一半的作品,皆是藝術家自製的仿品。難過在於香港也開始見到大量高仿。

 

  他們覺得每次展覽都有損壞風險,而且大多數展覽也是不需認真的畀面派對,何況要賴,就賴在國家,因為在大陸,畫家要運送畫作到香港展覽,關卡重重,非走私難以成事。被捉到時將畫作扣起,賠錢了事還好,一不充公,那就事大。真跡罕貴,既然高仿也能將就展出,而且與真跡幾無分別,何必冒險?

 

  觀賞畫展,觀眾當然想看真跡。即使高仿技術再好,始終和畫家隔了一重山。畫家和觀眾間,透過畫作直接而真切的交流,是參加畫展的原因。就像演唱會,入場就座欣賞,發現歌手全程播碟咪嘴,你不踢凳,只拍桌離場,算你有修養。

2016 年夏,「邂逅梵高」在北京舉行。這個展覽,每張門票人民幣 200 元,入場看的全非真跡,而是複製品。美名為體驗展,純粹體驗。原來了解一個藝術家,欣賞真跡畫作,在大陸似乎並不重要。

  就算因種種原因,要在展覽不放真跡,開宗明義就好,在旁邊貼張標籤,說明是仿製品,相信觀眾都不留難你。奈何普遍畫家都不作此舉,覺得有辱名聲,寧可研究方法,將複製品仿到和真跡一模一樣,教內行人也不會察覺為止。

 

  這種高仿品,在水墨界尤其嚴重,因為仿製容易:不似油畫,在深圳大芬村也要人家乖乖的坐著,對著色盤顏料調色,然後一筆一筆的畫起來,再快也要半天。相反水墨只需把真跡放進掃瞄器,宣紙放進印刷機,然後等待數十分鐘,成品就出來。顏色不對了嗎?將步驟重複一次,做到滿意為止。覺得還不夠似?真跡在掃描前不蓋印鈴不簽名,而在仿品上蓋章。印泥的厚度、簽名用墨汁的亮度,將仿品點石成金。

行內流傳,這張曾在全球水墨畫大展展出的黃永玉《涉江採芙蓉》為複製品。

  中國這品牌,在國際間是讓人見到便掩著嘴在笑的笑話。所謂三千年璀燦文明,早已毀了乾淨。加上空氣污染、食物造假、房屋結構偷工減料,現在連自己的文化水墨也仿製,藝術家自己也當騙子。

 

  好心地的畫家,只把複製品放於展覽,但誰能保證其他畫家,不把高仿當作真跡,拿出來賣?當然不是所有人都是騙子,但一點老鼠屎,毀了一鍋湯,整個行業,誰能自保其身?

 

 

 《經濟通》所刊的署名及/或不署名文章,相關內容屬作者個人意見,並不代表《經濟通》立場,《經濟通》所扮演的角色是提供一個自由言論平台。

etnet榮獲HKEX Awards 2023 「最佳表現證券數據供應商」大獎► 了解詳情

我要回應

You May Also Like

放大顯示
名廚食譜

Luxury Watch Trends for 2024

  • 生活
  • DIVA
  • 健康好人生
專業版
HV2
精裝版
SV2
串流版
IQ 登入
強化版
TQ
強化版
MQ