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4/11/2017

當不了畫家的「中國梵高」

  • 加入最愛專欄
  • 收藏文章
  • Bosco Hong

    Bosco Hong

    以藝術收藏為主導的投資公司Artillector的創辦人及行政總裁。在這裡,我們不談風花雪月,只談藝術市場。

    遊於藝

    逢周三更新

  電影《中國梵高》在瑞典引來熱議後,也落戶在國泰航機上供乘客欣賞。

 

  《中國梵高》是一齣紀錄片,看一個畫工畢生未見過梵高真跡,卻如何以複製梵高眾多作品生存二十年的故事:他如何在大芬村裏一個黑暗與骯髒的斗室,赤裸上身,汗流浹背,舉起畫筆,在畫布上埋頭苦幹。又描繪如何花盡積蓄飛到荷蘭,只求欣賞梵高真跡,然後如何再無面目仿畫梵高作品;如何發現四年以來,一直被荷蘭商人剝削;如何明白到若要成為出色的畫家,最重要是突破自己,尋找出自己的創作風格。非常感人、也讓人難過。

 

《中國梵高》導演 - 余海波 / 余天琦

 

  突破自己,創立風格,是中國藝術家最希望做到,卻是他們最做不到的地方。套用大陸人最愛引用的話:中國人實在太浮躁了。張愛玲曾說:「成名要趁早。」但成名與否,不是自己能夠控制得到,但是錢途卻是掌握在手。哪種畫風形式,最受大眾受落,最得市場歡迎,畫家就一窩蜂去往那調子轉,大家似乎都希望在最短最短最短最短時間,以最直接方式撈一筆錢回來。

 

  就算有不為成名,純粹興趣為先,向畫家拜師學藝,但學出來的,都難免蘊含了畫家老師的影子。或許拜上代的教育體制所致,教師的作用是灌輸知識,而非引導與啟發。如有師生聯展,若非畫功有分高低,實難憑一眼去分辨哪張屬於老師,何幅實為學生之作。

 

余海波與余天琦憑《中國梵高》,出席荷蘭阿姆斯特丹國際紀錄片影展

 

  主角趙小勇在劇末試圖以數張自己的創作,表達決心走出梵高的影子。即使內容不再是向日葵或夜空,但畫風卻仍然在他的身影之下。始終二十年了,不是說要撇脫,就能撇脫,尤其是在這齣紀錄片上映之後,他的梵高仿畫升價了百倍,自此他更不可能離開梵高,畢竟他畫畫始終為錢。

 

  紀錄片拍攝的年份是 2013 年,四年之間,他在寧波開了兩間畫廊,專賣他的梵高。「你可有自己的作品了沒?」我的瑞典朋友問他。「沒有了,實在沒有時間。訂單太多。」他已經很少在深圳的畫室裏苦幹,而是經常在兩城之間遊走。他叼著煙,眼神和電影裏那種迷茫並無二樣,不知是愁緒生意的前景,抑或是突破不了的失落掩沒了他。紙醉如痴,浮生若夢,雖然他最終算是成就了一番事業,卻當不了一個畫家。

 

 

 《經濟通》所刊的署名及/或不署名文章,相關內容屬作者個人意見,並不代表《經濟通》立場,《經濟通》所扮演的角色是提供一個自由言論平台。

WoW WoW星期三:健康網購產品低至$99 (只限今天)► 立即行動

我要回應

放大顯示
名廚食譜

Luxury Watch Trends for 2024

  • 生活
  • DIVA
  • 健康好人生
專業版
HV2
精裝版
SV2
串流版
IQ 登入
強化版
TQ
強化版
MQ