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9/09/2016

公眾良心蘇珊.桑塔格

  • 加入最愛專欄
  • 收藏文章
  • 李怡

    李怡

    1936年生,1956年開始寫作及編輯生涯,至今逾50年,任《七十年代》(後改名《九十年代》)總編輯28年。50多年來不間斷地在報刊寫小品文和政論,編輯和寫作均秉持忠於自己、質疑權貴、就事論事、不怕獨持異見的原則。近年有《細味人生100篇》《閱讀人生100篇》《感悟人生100篇》三本新書。

    一分鐘閱讀

  20世紀「三大女性思想家」的蘇珊.桑塔格(SusanSontag),比鄂蘭和波娃年輕得多。桑塔格出生於1933年,2004年去世。

 

  1963年桑塔格三十歲,出版首部小說《恩人》,贏得漢娜.鄂蘭激賞。1966年,桑塔格把在雜誌發表的論文結集出版,名為《反對闡釋》,該書迅速成為當代經典。1977年,她的《論攝影》榮獲國家書評人獎;1992年,她的長篇小說《火山情人》進入美國暢銷書排行榜,而她的歷史小說《在美國》,就贏得2000年全美圖書獎,和2003年度德國圖書大獎。她的作品在世界各地廣泛流傳。

 

  桑塔格以發表獨特的社會評論和文學評論,涉及到20世紀政治社會的各個層面,使她被認為是當代西方最引人注目、最著名、最有爭議性的女性知識份子之一,被譽為「美國公眾的良心」。

 

  桑塔格說過,「我喜歡交流,喜歡對話。我的許多想法都來自與別人的對談,能讓我有機會釐清自己的想法。」

 

  1978年,《滾石》雜誌特約編輯、資深撰述人強納森.科特(Jonathan Cott)向桑塔格提出訪談邀請。當時桑塔格經歷幾次人生大事:乳癌手術,名著《論攝影》出版,開始撰寫因患癌而觸發的疾病思索經典《疾病的隱喻》。科特在巴黎和紐約分兩次對桑塔格作了訪談。限於篇幅,《滾石》雜誌1979年刊登了訪談三分一內容。2004年,桑塔格去世,科特在12年後,將全部訪談內容完整集結出版。訪問者科特是提問高手,訪談觸及桑塔格對文化、對社會、對人生的各個方面,是一部機鋒迸發、智采飛揚的談話錄。雖是三十多年前的談話,卻並不過時,反而有一種永恆感覺。

 

  《桑塔格〈滾石〉雜誌訪談錄》台灣今年出了中譯本,加了一個副題「我不喜歡站在起點,也不喜歡看到終點」 (Susan Sontag : The Complete Rolling Stone Interview)。這可能是中文出版者認為桑塔格在這個訪談錄中一個較突出的想法。這句話的意思,是只活在自己身處的時代,和活在自己當下的年齡和身體狀況。

 

  桑塔格在訪談中說:「我們年輕時能做甚麼,年老時能做甚麼,就與我們身為女人或男人能做甚麼一樣,都非常武斷且毫無道理可言。人們總說,這個我不行,我已經六十歲了。太老了。或者說,我做不到,我才二十歲,太年輕了。為甚麼?誰說的?美國人習慣以為任何事都有可能,我在這方面非常地美國。」

 

  當時流行「世代」觀,人們認為六十年代所渴望的一切,到了桑塔格接受訪問的七十年代末,基本上都行不通,也得不到了。但是,誰能說不迎合當時生活軌道的人有毛病?她認為,這個世界應該保護邊緣人,讓人們擁有成為邊緣人的自由。共產國家之所以糟糕,是因為他們不允許離經叛道者或邊緣人存在。她說,我們不僅要能包容邊緣人和邊緣意識形態,也要能包容怪人。與其越來越官僚、死板、壓迫與威權,為甚麼我們不讓更多人追逐自由?

 

  桑塔格說,她喜歡看書,而且往往是速讀和漫不經心地讀,可以說有點上癮。「閱讀是我的娛樂,我的慰藉,我小小的自殺」。讀時沒有細想,但讀過的東西在某處自行消化、成熟。有些人認為讀書只是一種逃避,但她認為讀書是使人得以為人的一種方式。

 

  這本書太多值得細想的思想內容了。

 

「一分鐘閱讀」推介書籍

《我不喜歡站在起點,也不喜歡看到終點:桑塔格《滾石》雜誌訪談錄》

作者:強納森.科特

由 麥田出版股份有限公司 出版

 

  本文摘自香港電台第一台 (FM92.6-94.4) 李怡主持的《一分鐘閱讀》。該節目逢周一至周五播出,並存載於港台網站 (rthk.hk)。

 

 

 《經濟通》所刊的署名及/或不署名文章,相關內容屬作者個人意見,並不代表《經濟通》立場,《經濟通》所扮演的角色是提供一個自由言論平台。

etnet榮獲HKEX Awards 2023 「最佳表現證券數據供應商」大獎► 了解詳情

我要回應

You May Also Like

Luxury Watch Trends for 2024

  • 生活
  • DIVA
  • 健康好人生
專業版
HV2
精裝版
SV2
串流版
IQ 登入
強化版
TQ
強化版
MQ