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5/06/2018

只為自己而活,就不是生命的意義

  • 加入最愛專欄
  • 收藏文章
  • 李怡

    李怡

    1936年生,1956年開始寫作及編輯生涯,至今逾50年,任《七十年代》(後改名《九十年代》)總編輯28年。50多年來不間斷地在報刊寫小品文和政論,編輯和寫作均秉持忠於自己、質疑權貴、就事論事、不怕獨持異見的原則。近年有《細味人生100篇》《閱讀人生100篇》《感悟人生100篇》三本新書。

    一分鐘閱讀

  今天介紹20世紀偉大科學家愛因斯坦的一句話:

 

  「對於我來說,生命的意義在於設身處地替人著想。」

 

  愛因斯坦(Albert Einstein),生於1879年,1955年去世。

 

  愛因斯坦是理論物理學家,創立了現代物理學的兩大支柱之一的相對論。一生關注世界大事,寫下300多篇科學論文和150篇非科學作品。愛因斯坦被譽為「現代物理學之父」。他卓越和原創性的科學成就使得「愛因斯坦」一詞成為「天才」的同義詞。

 

  上面引述的這句話,許多人表述過類似意見。孔子說的「己所不欲,勿施於人」,現代許多人講的「同理心」,都是差不多的意見。

 

  不過,知道是一回事,做不做得到就是另一回事了。因為人的感情是很難相通的。每個人都有勇氣忍受別人身上的痛苦和災難,但同樣的痛苦發生在自己身上,就往往痛不欲生。別人的缺點、過失,你覺得不能接受,但你自己的缺點、過失,就覺得沒甚麼問題。這可以說是多數人的通病。即使知道,也難以克服。

 

  愛因斯坦將「設身處地替人著想」提升到「生命的意義」這樣的高度,說明儘管是一個人所共知的意見,但能夠實踐多少,正反映一個人對生命意義掌握多少。因此,也許我們應該在任何時候、處理任何事情都要時刻記住,要設身處地替人著想,以體現生命的意義。

 

本文摘自香港電台第一台 (FM92.6-94.4) 李怡主持的《一分鐘閱讀》。該節目逢周一至周五播出,並存載於港台網站(rthk.hk)。

 

 

 《經濟通》所刊的署名及/或不署名文章,相關內容屬作者個人意見,並不代表《經濟通》立場,《經濟通》所扮演的角色是提供一個自由言論平台。

全新節目《說說心理話》如何搞好家庭關係?關係破裂幾時要放手?修補關係切忌讓XX充昏頭腦!► 即睇

我要回應

You May Also Like

放大顯示
名廚食譜

Luxury Watch Trends for 2024

  • 生活
  • DIVA
  • 健康好人生
專業版
HV2
精裝版
SV2
串流版
IQ 登入
強化版
TQ
強化版
MQ