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極速報價
  • |
  • 會員
  • 產品服務 / 串流版
  • 設定

23/08/2019

【小心秋老虎】立秋已過,酷熱未完!哪幾類人容易中暑?

  • 收藏文章

  立秋早已過,暑假亦將完結,今天更是二十四節氣中的處暑,即表示暑氣漸將消除。但有中醫提醒,夏天的暑氣現雖然接近尾聲,惟酷熱天氣仍未完結、甚至或較之前更炎熱,故仍需保持警覺以防中暑,方法則可從調整心情及飲食等方面著手。

 

中醫曹瑋雯

 

  民間有「秋老虎」之說,而所謂「秋老虎」是指於立秋之後,天氣仍比較炎熱的一段時期。註冊中醫師曹瑋雯表示,人體於正常情況下會藉排汗調節體溫,但如溫度太高至排汗也未能降溫,身體內熱量過多就會出現中暑,一般的症狀包括頭暈、頭痛、全身乏力、作嘔作悶、食慾減退、煩躁、口乾和小便量少並帶深黃色等,「如果輕視這些症狀,並繼續身處於高溫環境下,就會發高燒、抽搐、神志不清、昏迷,情況嚴重者更隨時有生命危險。」

 

痰濕體質 更易中暑

 

  中暑與環境因素關係緊扣,曹醫師表示,其實只要在酷熱、空氣不流通及長時間於太陽下的環境,便有機會出現中暑;而在中醫角度,如體質屬痰濕的人士,他們中暑的機會則會較高,「平日愛暴飲暴食、嗜肥甘厚味的人士,他們的脾胃功能會受損,當脾胃損害了就不能正常運化水濕,當夏天暑熱時再喝太多冰凍飲品,痰濕的症狀就會加劇並困於身體,便會更容易中暑。」

 

  除需於烈日下工作等人士,以及體質屬痰濕者較易中暑,曹醫師稱長者因新陳代謝慢,他們對溫度變化的敏感度亦較低,故即使炎熱他們或亦未輕易感覺得到,故長者中暑的機會亦較高。

 

宜少食肥膩 多吃蔬果

 

  她續稱,暑氣入心,天氣炎熱或令心情煩躁,如果可以保持樂觀和開朗情緒,少食肥膩食物,多吃清淡食物和生果蔬菜,例如如冬瓜、綠豆和綠茶等,均對預防中暑有幫助。此外,衣著方面則以穿淺色、透氣和鬆身為佳,以能有助排汗及減少身體吸熱。

 

 

  曹醫師提醒,如當發現有人出現中暑症狀,就應第一時間將他帶往陰涼通風的位置,即時多喝水補充水份,亦可按壓3個穴位,每個約按5分鐘紓緩,但若情況危急就須立即送院。

 

 

 

轉載自: 晴報

 

 《經濟通》所刊的署名及/或不署名文章,相關內容屬作者個人意見,並不代表《經濟通》立場,《經濟通》所扮演的角色是提供一個自由言論平台。

【亞洲最矚目財經講座】陶冬看「2023年:政策轉變之年」與您分析環球市場焦點、中國宏觀經濟、香港樓市前景。► 火速報名

我要回應

你可能感興趣

放大顯示
Call Me Doctor
  • 生活
  • DIVA
  • 健康好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