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02/2020
【疫症惹禍】勤洗手、濕熱內蘊惹來主婦手?外敷、內服中藥助紓緩
譚莉英
註冊中醫師
其實「主婦手」並非不治之症,運用傳統中醫藥食療和外用處方,便可達到理想的治療效果。
外用處方:
方法一:馬齒莧
功效:馬齒莧具有清熱解毒、涼血消腫之功,故可用於癰腫瘡毒,更有止血通淋作用。
用法:
馬齒莧清洗患處:
乾品馬齒莧(一兩)
清洗藥材後,加入適量清水,以大火煲至水滾後轉小火,續煲30分鐘,然後關火。隔去藥渣,待放涼後,有需要時可作外洗,或以鮮品搗爛外敷患處。每日一次,連續二天,以觀後效。
方法二:魚腥草
功效:魚腥草性質寒能泄降,辛以散結,以清肺見長,故有清熱解毒、消癰排膿作用。
用法:
以魚腥草塗抹患處:
魚腥草(一兩),清洗後放入適量清水,水沸後轉慢火續煲二十分鐘。冷卻後用紗布包裹,於主婦手或瘙癢部位塗抹,每天塗抹兩次。
嚴重者連續清洗或塗抹三天,其瘙癢部位可能會出現局部乾燥,滲出液體也會減少或消失,瘙癢的感覺也會慢慢的減輕。
食療方面:
1.土茯苓生地湯(1人分量)
材料:土茯苓1兩、生地5錢、赤小豆1兩、生熟薏苡仁各5錢、蜜棗3粒、豬展6兩
做法:各種材料浸洗,瘦肉出水,將全部材料放入煲內,與適量清水同煲,水沸後收慢火續煲2.5 小時,最後下適量海鹽調味便可。
服法:佐餐熱服。連服二天,以觀後效。
適應症:適宜體內有濕熱者。
禁忌:感冒、脾虛便溏者不宜。小孩、老人、孕婦、大病、久病及長期病患者,建議服用前先諮詢合資格的註冊中醫。
2.首烏熟地湯(1人分量)
材料:何首烏1兩、熟地2兩、地膚子(包煎)5錢、烏雞1隻
做法:各種材料清洗乾淨,全部放入煲內,與適量清水同煲,水沸後收慢火續煲2.5 小時,最後下適量海鹽調味即可。
服法:佐餐熱服。連服二天,以觀後效。
適應症:陰虛內熱皮膚極度乾燥者。
禁忌:感冒者不宜。小孩、老人、孕婦、大病、久病及長期病患者,建議服用前先諮詢合資格的註冊中醫。」
說畢,Ada續:「足不出戶可以解決煩惱,實在太好了!」
《經濟通》所刊的署名及/或不署名文章,相關內容屬作者個人意見,並不代表《經濟通》立場,《經濟通》所扮演的角色是提供一個自由言論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