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極速報價
  • |
  • 會員
  • 產品服務 / 串流版
  • 設定

01/07/2022

連馬斯克也要採礦?電池荒衝擊電動車市場,鋰鎳供需失衡!車廠可以怎樣解決?

  • 加入最愛專欄
  • 收藏文章
  • 方展策

    方展策

    少年時,曾研習 Geographic Information System,可惜學無所成,僥倖畢業。成年後,誤打誤撞進入傳媒圈子,先後在印刷、電子、網絡媒體打滾,略有小成。中年後,修畢資訊科技碩士,眼界漸擴,決意投身初創企業,窺探不同科技領域。近年,積極鑽研數據分析與數碼策略,又涉足 Location Intelligence 開發項目;有時還會抽空執教鞭,既可向他人分享所學,亦可鞭策自己保持終身學習。

    智城物語

  全球對電動車的需求與日俱增,但電動車交付期卻有不斷延後之勢,有些車款在訂購後可能要等上10個月始能交付。究其原委,只因電動車產業不僅受晶片荒影響,近期更面對電池荒的困擾。特斯拉(Tesla)執行長伊隆·馬斯克(Elon Musk)警告,全球必須正視鋰電池供應問題,更揚言不排除會自己動手採礦來生產鋰電池。電動車電池短缺問題為甚麼會變得愈來愈嚴重?各國政府、車廠與電池製造商對此又有何解決辦法呢?

 

電池短缺讓Tesla新廠燒錢

 

  2022年5月底,馬斯克接受網媒採訪時透露,由於電池短缺與中國港口運輸樽頸問題,致使美國德州與德國柏林的新工廠難以全面投產,變成「巨大的燒錢熔爐」,估計為Tesla帶來「數十億美元」的損失。

 

  同年4月,馬斯克(Elon Musk)已在個人Twitter帳號表示,鋰價飆升至瘋狂水平,但鋰礦物本身並不稀缺,只是開採與精煉的速度很慢;如果情況沒有改善的話,Tesla可能會跨入鋰礦開採與精煉行業,確保有穩定的鋰原料供應。

 

  另一電動車公司Rivian執行長史卡林吉(RJ Scaringe)更指出,現時全球電動車電池產量的總和,遠遠低於未來10年所需的10%,換言之,90%以上的電池供應鏈都還未存在。他認為,相比起未來20年業界將面對的電池荒,當下的晶片短缺問題只是「小菜一碟」(a small appetizer)。

 

馬斯克表示,目前Tesla德州超級工廠因為無法獲得足夠的新型4680電池,以致電動車產量很少。(圖片來源:Tesla官網)

馬斯克透露,Tesla柏林超級工廠的情況稍微好一點,因為該廠使用傳統的2170電池來製造電動車。(圖片來源:Tesla官網)

在電池供應緊張的情況下,電池廠傾向與大車廠合作,於是初創車廠如Rivian等有機會拿不到足夠電池來生產電動車。(圖片來源:Rivian官網)

 

俄烏戰爭刺激鋰鈷鎳狂漲價

 

  礦業顧問機構Benchmark Mineral Intelligence評估,鋰電池需求已從2015年的59吉瓦時(GWh,即百萬度電),激增至2021年的400 GWh,2022年將會再增加50%。另一研調機構SNE Research更預測,及至2025年鋰電池都會供不應求,甚至持續到2030年。

 

根據SNE Research的調查數據,2021年中國寧德時代市佔率高達32.6%,成為電動車電池市場龍頭;緊隨其後為韓國LG新能源,市佔率為20.3%;第三名則是日本松下(Panasonic),佔有12.2%市場份額。(圖片來源:寧德時代官網)

 

  雖然市場對鋰電池需求一直有增無減,但電池廠商已積極擴產,為甚麼供需失衡的情況非但沒有改善,反而變得愈加嚴重呢?俄烏戰爭正是讓問題惡化的主要原因。現時電動車電池主要為三元電池,正極材料選擇有鋰、鈷、鎳、錳、或鋁等。鈷為稀缺金屬,成本較高,所以業界逐漸改用鎳來取代鈷。而俄羅斯正是鎳的主要生產國之一,佔全球產量超過一成,故此自2022年2月俄烏開戰後,鎳價隨即瘋狂上漲,更曾一夜暴升逾250%。

 

  除對鎳的直接影響外,因俄烏戰事而衍生出來的通貨膨脹與供應鏈混亂,也刺激了其他電池金屬材料如鋰、鈷等價格大幅飇升。2012年全球鋰價每公噸為4,450美元(約34,710港元),來到2022年5月初則暴漲至78,032美元(約60.9萬港元),升幅逾20倍以上。結果,電池成本出現10年來首度漲價,估計2022年電池芯平均成本從每千瓦時105美元攀升至115美元。

 

電池本地化生產配套未成熟

 

  除此以外,愈來愈多國家傾向電池生產本地化,也讓電池供需出現局部地區性失衡。現時電動車關鍵礦物生產與加工市場由亞洲國家主導,在地緣政治考慮下,歐美國家不願完全依賴亞洲的電池供應鏈,故此開始在本土電動車工廠附近建設電池生產線。

 

  可是,過往歐美車廠以生產燃油車為主,本身缺乏電池供應鏈的配套設施,所以當車廠要擴大電動車產能時,很容易遇上電池供應不足的窘境。有鑑於此,加拿大政府於2022年4月宣布,計劃投入16億美元(約124.8億港元),加速國內電動車電池供應鏈的礦物開採與加工作業。

 

  美國政府亦已定下目標,2030年全美銷售的新車中要有50%是電動車,惟國內卻缺乏電池材料和電池芯供應鏈。為解決此問題,美國能源部於2021年6月提出《鋰電池國家藍圖》(National Blueprint for Lithium Batteries),宣布投資170億美元(約1,326億港元),務求2030年前在美國本土建立,涵蓋金屬礦物開採、電池製造、以及電池回收的完整鋰電池供應鏈。

 

電池初創、車廠搶建電池廠

 

  歐盟執委會提出2035年前新車排碳量減少100%的計劃,等同於禁絕燃油車銷售;歐洲議會於2022年6月初投票通過支持這項計劃。英國也宣布,2030年前禁止銷售內燃機引擎車,比原定的2040年期限提早10年。

 

  隨著禁售燃油車的時限日漸逼近,歐洲車廠亦不得不全力發展電動車,因而對鋰電池的需求大增。考慮電動車鋰電池在長途運輸過程中,可能因受到外部環境刺激(如發生碰撞、溫度升高),引發熱失控現象,導致電池自燃或爆炸,於是歐洲車廠傾向在當地設置電池廠。

 

  踏入2022年5月,瑞典電池初創公司Northvolt已開始出貨,成為首家向汽車廠商供應鋰電池的歐洲企業。該公司表示,已從寶馬(BMW)、福士(Volkswagen)和富豪汽車(Volvo)等歐洲車廠,取得逾500億美元(約3,900億港元)的訂單。法國電池初創Verkor則擬於2023年在法國建立電池工廠,預計產能可達16 GWh,當中10 GWh將交付給雷诺汽車(Renault)。

 

Northvolt與Volvo將攜手在瑞典哥德堡興建一座電池製造廠,預計2025年開始運營,年產能將高達50 GWh,每年可為50萬輛電動車供應電池。(圖片來源:Northvolt官網)

 

  同時,歐洲車廠亦有自己跳下來設廠生產電池。2021年3月,福士宣布將於2030年在歐洲開設6座產能達40 GWh的電池工廠。同年6月,保時捷(Porsche)宣布跟德國電池廠商 Customcells 合資興建電池廠,目標產能為100百萬瓦(MW),預計2024年可為1,000輛電動車提供電池。

 

電池廠、車廠爭奪鋰鎳資源

 

  歐洲業者希望,本土鋰電池供應鏈的產能可以從2019年的20 GWh,一口氣推高至2030年的700 GWh,大增35倍。然而,這些新增產能大部分要等到2024年、甚或2030年始會開花結果,因此只屬「遠水」,未解救當下電池短缺的「近火」。

 

  在全球鬧電池荒、供應鏈陷入混亂之際,誰掌握電池原料便可以擁有市場話語權,於是電池廠與汽車廠爭相搶佔各地的鋰、鎳資源。早於2019年,中國電池製造商寧德時代買下澳洲鋰礦開採商Pilbara的8.5%股權;2021年,該公司有份投資的天宜鋰業跟巴西礦業公司AMG簽訂《鋰輝石精礦擴產及5年獨家合作協議》。

 

  以LG新能源(LG Energy Solution)為首、由多家韓國電池廠組成的「K電池聯盟」,豪擲90億美元(約702億港元),跟印尼鎳礦商安塔姆(Antam)、印尼電池廠IBC等簽訂建立電池產業鏈的投資協議。由此可見,電池廠商藉由投資入股或簽署協議的方式,以確保鋰、鎳的供應穩定。

 

LG新能源擬於2022年投資7兆韓圓(約423億港元),用於擴大全球電動車電池生產線,希望把全球年產量從2022年的200GWh,拉高至2025年的520GWh。(圖片來源:Tesla 官網)

 

Tesla擬跟印尼合作開採鎳礦

 

  為拓展其電動車霸業,特斯拉現正設法鞏固原料供應與自製電池,投資印尼正是其中一個考慮方案。印尼是全球最大的鎳生產國,若果Tesla可以進駐該國開採鎳金屬並生產電池組件,便可免去後顧之憂。Benchmark Mineral Intelligence指出,Tesla一直計劃擴充自製電池產量,以減少對中國供應鏈的依賴。

 

  對印尼來說,假如可以與特斯拉合作建立以鎳為基礎的電池產業鏈,便可以創造就業機會,提振國內經濟。印尼總統佐科·維多多(Joko Widodo)於2022年5月親赴美國德州跟馬斯克會面,討論Tesla到印尼投資的可能性。

 

馬斯克不斷呼籲全球加快開採鋰礦腳步,又僱用地質學家加入特斯拉,加上近月與印尼總統佐科·維多多會面,外界認為Tesla很有可能跨入採礦業,以加大鋰礦供應。(圖片來源:馬斯克Instagram帳戶)

 

  近年供應鏈瓶頸問題,給予馬斯克的最大教訓是,不應把供應鏈集中於一個地方,而是要分散到世界各地。特斯拉如前往印尼開礦設廠,正是建立自家完整電池供應鏈的關鍵一步。

 

  以往燃油車當道,石油被視為不可或缺的重要資源;未來電動車盛行,鋰電池已被各國政府列為重要戰略資源與國安物資,於是傾舉國之力推動金屬礦源自主化、以及電池供應鏈本土化,確保國家電動車產業的發展。未來全球電池產業鏈版圖會否因此而產生變化,絕對教人拭目以待。

 

Read More:

中美歐日電池技術競賽開打!鋰電池零碳排提煉,鎂電高容量,鈉電池低成本!

電動車火災風險惹關注!載4,000輛豪華新車貨輪起火,損失達4億美元!懷疑與電動車鋰電池有關?

電動車普及後大難題:全球回收鏈未成形,數百萬噸退役鋰電池點處理?

 

 

 《經濟通》所刊的署名及/或不署名文章,相關內容屬作者個人意見,並不代表《經濟通》立場,《經濟通》所扮演的角色是提供一個自由言論平台。

我要回應

你可能感興趣

放大顯示
風水蔣知識

精選文章

  • 生活
  • DIVA
  • 健康好人生
專業版
HV2
精裝版
SV2
串流版
IQ 登入
強化版
TQ
強化版
MQ