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極速報價
  • |
  • 會員
  • 產品服務 / 串流版
  • 設定

24/11/2020

【資訊互通】護老及醫療系統將不勝負荷,中港資訊互通,有利港人北上退休!

  • 加入最愛專欄
  • 收藏文章
  • 鄧淑明

    鄧淑明

    鄧淑明博士,榮譽勳章,太平紳士,香港大學工程學院計算機科學糸、社會科學學院地理系及建築學院客席教授,香港土生土長培育的資訊科技界企業家。鄧博士於九十年代創辦 Esri中國(香港)有限公司,專門推廣地理資訊系統(GIS)軟件和提供相關解決方案。鄧博士也是智慧城市聯盟創辦人及榮譽主席。除了GIS本業,鄧博士對ICT行業、電子健康、環境保育、初創企業及智慧城市等經常提出建議,並積極參與多個政府及民間組織,致力促進香港科技及社會事務發展。

     

    鄧博士的卓越成就和貢獻廣受認同,並獲多項榮譽,包括:香港大學2009年理學院傑出校友、2006年香港十大傑出青年及香港美國商會2004年「最具影響力女性獎–年度傑出女青」及2001年香港十大傑出數碼青年等。

    智慧城市5.0

  香港人口老化問題早已迫在眉睫。根據政府統計處的最新資料顯示,2019年年滿65歲以上的長者總人口經已突破132萬。同時,截至今年9月30日止,本港有接近四萬名長者在中央輪候冊上等待政府資助的護理安老宿位,平均輪候時間長達41個月。去年就有超過七千名長者在輪候期間離世,足見護老宿位已嚴重不足。若按統計處推算,到2040年長者人口佔全港人口近三分一,相信屆時本港的護老及醫療系統將會不勝負荷。

 

  為紓緩人口老化所造成的護老壓力,港府官員紛紛鼓勵市民北上安老,並推出多個相關措施。如2013年向選擇回內地退休的市民推行了「廣東計劃」,受惠者可大部分時間離港並續領長者生活津貼,預計初期會有3萬人參與。然而,計劃反應不似預期,據社會福利署的數字顯示,直至今年6月底為止,「廣東計劃」和其後的「福建計劃」,受惠人數僅超過2萬,不足今天香港65歲以上人口的1.5%。

 

  分別在深圳、肇慶營運護老院舍的香港復康會和伸手助人協會,其負責人向傳媒反映,不少長者普遍對內地醫療服務欠缺信心,寧願舟車勞頓返港就醫,結果愈來愈多長者不願北上安老。加上中港醫療病歷未通,醫療券也不適用;即使有人建議把醫療券使用範圍擴闊至內地醫院,但中港醫學術語分歧、醫療行政系統不一及醫藥分家等執行問題都有待解決;而且不少人已在港接受治療,只需定期覆診,故北上養老的誘因不大。

 

  不過,去年底內地公布的新措施,「容許在大灣區內地城市的指定港資醫療機構,使用已在香港註冊的藥物和常用的醫療儀器」,正正回應北上安老港人醫療的需要。再加上去年初,國務院公布的《粵港澳大灣區發展規劃綱要》第五章所指,要求「加強大灣區內智慧城市合作,探索建立統一標準,開放資料埠,建設互通的公共應用平台」,包括「空間資訊服務平台」,大大有利港人北上生活。

 

  這個空間資訊服務平台可為港人提供一站式有關大灣區生活、醫療、出行的資訊,例如因應港人分布以便藥物配送;醫療券一旦適用於內地相關機構,可在此發布詳情;作為中港醫護的專業交流平台,提升醫療質素;增設加密措施後,可在病人同意下,把在港醫療記錄開放予內地認可的機構,而長者回港就診也能看到內地醫療記錄等。香港和內地的醫療記錄互通,更方便港人在內地應診。

 

  誠然,香港跟內地城市在制度、文化仍存在差異,惟千里之行始於足下,如今天開始籌劃這個空間資訊平台,協調彼此的距離,可為港人未來的退休生活增添選擇。長遠而言,更有望紓緩本港醫療和護老服務的壓力。 

 

 

 《經濟通》所刊的署名及/或不署名文章,相關內容屬作者個人意見,並不代表《經濟通》立場,《經濟通》所扮演的角色是提供一個自由言論平台。

全城注視!銀行定存比較神器,助你搵到最佳息率!► 立即了解

我要回應

你可能感興趣

放大顯示
風水蔣知識

職場新常態

精選文章

  • 生活
  • DIVA
  • 健康好人生
專業版
HV2
精裝版
SV2
串流版
IQ 登入
強化版
TQ
強化版
MQ