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11/2019
【流行減肥法】原始人飲食法恐缺乏營養,增腎臟負擔及患心血管病風險
不吃加工食品、標榜重塑老祖宗天然飲食的「原始人飲食法」,近年備受推廣。但有營養師指出,相關飲食法注重攝取肉類,缺乏穀物組合,短期內雖有減重效果,但長遠會使人體缺乏維他命B雜、鈣質等營養素,且會增腎臟負擔,更易因吃肉過量使患心血管病風險上升。
營養師指「原始人飲食法」短期內確有助減重,但長遠恐缺乏營養。(iStock)
日趨流行的原始人飲食法,主張避免攝取加工食品,且可無限量吃蔬菜、水果,但穀物、澱粉蔬菜、豆類、奶製品、糖類等「原始人時代不存在」的食物均不可食用,以令身體重回原生「無添加」狀態,乍聽相當健康。
攝動物性脂肪增 心血管病風險升
營養師Michelle Lau
Nutrilicious創辦人兼首席營養師Michelle Lau表示,相關飲食法原則與「食肉減肥」相似,均標榜不從米飯、粉麵攝取碳水化合物,以達到減磅效果︰「肉類含脂肪較多,能停留在腸道較久,予人飽足感覺,加上大減攝取碳水化合物,短期內確可減重。」
惟Michelle指出,過量進食肉類會攝取大量動物性脂肪,增加膽固醇上升機會,使患心血管疾病風險上升,「加上原始人飲食法強調不可飲牛奶、吃芝士和乳酪,斷絕了『快捷方便』攝取鈣質的來源。」她續說,雖然蔬菜亦含鈣質,惟其質量和分量都較動物性來源差,單靠吃菜較難攝取足夠鈣質。
大量吃水果 鉀質高或增腎臟負擔
此外,該飲食法鼓勵多吃水果,Michelle則提醒,水果因含鉀質高,大量進食會再配合高蛋白飲食,將會加重腎臟負擔,腎病病人尤不適宜;且攝取過量的鉀會影響血壓,使人有暈眩情況。而不吃穀物亦會令體內缺乏維他命B雜及纖維攝取量,容易引致疲勞和便秘,「加上相關飲食法亦禁用花生油等後期加工油類,僅可用牛油果油、椰子油等,亦易攝取過多的飽和脂肪,容易患上心血管病。」
Michelle續稱,不少人採用類似減重飲食法時,亦非持之以恒,而是不斷與正常飲食交替,亦會令身體難以適應,「原始人飲食法採用低碳水化合物攝取法,有機會使身體改用脂肪作為能量來源,恢復正常飲食後,身體又要重新適應,容易影響新陳代謝及腸道菌種數量,損及腸道健康。」
轉載自: 晴報
《經濟通》所刊的署名及/或不署名文章,相關內容屬作者個人意見,並不代表《經濟通》立場,《經濟通》所扮演的角色是提供一個自由言論平台。
【亞洲最矚目財經講座】陶冬看「2023年:政策轉變之年」與您分析環球市場焦點、中國宏觀經濟、香港樓市前景。► 火速報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