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7/12/2021
飲食不節制三高變四高
均衡飲食與恆常運動,從來都是維持健康的基石,相信很多人都知道,三高是「吃」出來的。其實,不良飲食習慣不但會帶來高血壓、高血糖及高血脂,還可引致第四高—— 高尿酸,增加痛風,腎病及心腦血管疾病的風險。
尿酸是身體分解嘌呤的代謝物,它經由肝臟代謝產生後,再由腎臟隨尿液排出體外。如身體製造過多或排出過少尿酸,就有機會引起高尿酸血症。正常來説,男性血液的尿酸濃度若超過420 μmol/L;女性尿酸濃度若超過390 μmol/L,就屬於高尿酸血症。根據文獻,除了酒精、高嘌呤食物如紅肉、內臟及部份海產外,吸收過多果糖也可增加尿酸的產生。
高尿酸除了受飲食習慣影響,也跟肥胖及遺傳等有關。早前一位三十多歲、身形肥胖的病人一拐一拐來求診,因其飲食不節制,愛喝酒,導致高血壓、高膽固醇、糖尿病及高尿酸。相隔一段日子後,他帶同年約十三歲、體重同樣超標的兒子求診,經檢驗後,發現兒子也開始出現高尿酸問題。
如尿酸過高,最常出現是急性或慢性的尿酸關節炎。當急性關節炎發作時,最常見徵狀是大拇趾出現紅腫熱痛,幾乎無法走動,寸步難行。若病況屬於慢性,尿酸沉積在手腳關節處,長年累月後變成痛風石,可引致關節變形。除了影響活動能力外,尿酸高還可能增加腎結石阻塞病變的風險及引致慢性腎病,由於急性及慢性的關節痛楚,患者往往會服食消炎止痛藥,令腎病加劇衰退。
有研究顯示,高尿酸跟高血壓、心腦血管疾病和新陳代謝綜合症有關連,但並非直接致病成因。因此,若病人同時患有冠心病及高尿酸,不會因接受降尿酸治療而把冠心病治好。但若不好好控制尿酸,卻會增加心臟病發及中風的機會,絕對不能掉以輕心。總括而言,不想三高甚至四高,就應實踐健康生活:均衡飲食,避免攝取過多酒精和果糖,補充足夠水份,維持理想體重,多做運動。如經過適當的生活調節,四高仍未受控,就應該和醫生商討藥物治療,去減低嚴重併發症的機會。
腎病科專科黃煜醫生
《經濟通》所刊的署名及/或不署名文章,相關內容屬作者個人意見,並不代表《經濟通》立場,《經濟通》所扮演的角色是提供一個自由言論平台。
【亞洲最矚目財經講座】陶冬看「2023年:政策轉變之年」與您分析環球市場焦點、中國宏觀經濟、香港樓市前景。► 火速報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