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極速報價
  • |
  • 會員
  • 產品服務 / 串流版
  • 設定

07/01/2021

通識教育科:課程虛而不實vs考試實而不虛

  • 加入最愛專欄
  • 收藏文章
  • 鄧飛

    鄧飛

    香港立法會議員

    全國港澳研究會理事

    香港將軍澳香島中學校長

    香港教育工作者聯會副主席

    飛常談

  近日教育局宣佈將大幅度改革新高中通識教育科,爭議經年的通識科又再次成為社會和教育界關注的熱點問題。說起這個熱點問題,常見的觀點包括諸如該科考試經常出政治題目、課程範圍過闊、獨立專題探究(IES)工作量太大等等。這些觀點都沒有錯,但並未觸及該學科最根本的問題:課程綱要虛而不實,但考試題目卻是實而不虛。這是一門對教師和同學都是要求過高的課程,以至於教師無論怎麼教、怎麼備課,學生無論怎麼學、怎麼備考,都好像無所止境,無窮無盡。筆者以資深通識科老師和曾經參與課程修訂和考評的過來人的角度,為大家展示最微觀、最具體的教學實況和困難。

 

(iStock)

 

  首先是課程的虛而不實。通識教育科包括六個單元,香港單元是最受爭議的單元,因為所謂的政治性題目往往就是香港政治,所以坊間對此的討論已經有很多,在此不贅言。筆者反而想從中國單元來說明,到底這個學科課程為甚麼是虛而不實的。所謂的課程綱要,精確來講,是指課程發展議會和考試及評核局聯合頒佈的《通識教育科課程及評估指引》。這一份近二百頁的官方課程文件,闡述了整個學科的理念、宗旨、課程架構、教學法等等內容。而所謂的六大單元內容,是這份文件的第14-42頁,從個人與人際單元、到香港、中國、全球化單元,再加上公共衛生和能源科技及可持續發展單元。

 

  看看中國單元的內容,分成兩個主題:

 

  「主題1:中國的改革開放

 

  國家近百年發展的主要歷史時期和重要歷史事件;中華人民共和國的內政和外交概況;國家憲法的重要性;重要的政府組織;國家的地方及區域特徵及其主要自然和人文形貌的特定分佈形態的成因和影響;國家的經濟和環境議題等。

 

  主題2:中華文化與現代生活

 

  中華文化的起源和主要特徵;國家內相同和不同的地域、文化、種族及宗教的人在傳統風俗習慣上的異同;不同的文化如何適應轉變中的環境;文化遺產的保存和保育等。」

 

好一個「等」字!

 

  整個當代中國從政治外交,到經濟環境,再到文化變遷,其所涉及的議題,全都包含在上述精簡到不能再精簡的兩段陳述之中!再加上一個「等」,等於你想到的任何與當代中國相關的事件、問題、議題,都可以納入到教學範圍之內!都可能演變成公開考試的試題!

 

  有沒有其他更明確的內容或者縮窄範圍的指引?以上述主題1為例,課程文件補充了以下幾個「探討問題」,也就是可以引導學生作探究式學習的方向:

 

  「改革開放政策對國家的整體發展和人民生活產生甚麼影響?

  —人民如何理解生活水平和模式的轉變? 

  —中國作為一個高速增長的發展中國家,可持續發展和文物保育在何等程度上是可行的?當中有甚麼挑戰和機遇? 

  —參與國際事務怎樣影響國家的整體發展? 

  —中央人民政府怎樣回應改革開放帶來的影響? 

  —在何等程度上,改革開放影響了國家的綜合國力?」

 

  面對這些探討問題,作為通識科老師,你可以開展中國單元主題1的備課、教學和幫助學生最終贏得公開考試了!同理,學生也是面對這些「惜墨如金」式的課程綱要,開始學習通識科中國單元主題1了!

 

  當然,課程指引也列舉了一些可考慮的教學議題與概念,例如農村改革、三農問題、城鄉差異、國企改革、民工問題、民企問題、加入WTO等。又是一個「等」字,便提醒所有師生,上述陳述、問題、概念,只是可供教學的部分內容,但沒說只限於上述內容。何況,沒有任何概念解釋(例如甚麼叫做城鄉差異?),沒有任何背景資料的提供(例如農村改革和企業改革到底要從哪開始說起?改革開放四十年?還是從五十年代土改和社會主義改造開始講?),都沒有任何明確的範圍!

 

  換言之,從上述概念的界定,到背景資料的整理蒐集,再到議題的設立,再到分析和觀點的形成,都是需要老師和學生自己動手解決,美其名曰「學生自主學習」、「議題探究式教學」和「校本課程」。高中總共三年,通識科有六個單元,那麼老師和學生只有半年也就是一個學期左右的時間(大約十五個學習周,每周五節課,每節課四十分鐘),來完成這一項連剛剛去世的傅高義教授都可能覺得望而生畏的「中國通培訓工程」。

 

  所以,筆者才一直強調,通識科不是課程範圍太闊,而是太虛!虛到茫無邊際,叫人不知如何備課和應考。

 

  其次看考試的實而不虛。我這裏所說的實,不是說題目有硬性的標準答案,而是指試題涉及的內容,都是實打實的社會議題或政策議題,題目難度堪比香港公務員政務主任和行政主任的招聘考試,或者內地公務員的申論考試,絕對不是「請解釋甚麼叫做XXX」之類直觀作答的短答題。

 

  同樣以中國單元主題1為例,從2012年第一屆新高中通識科考試到2020年,在九年的試題中,有三年的必答題(卷一)是問及中國單元主題1的:

 

  2015年試卷的第1題,問及中國三大產業佔GDP比例的逐年的變化,城鄉居民之間的收入差異,以及農業對環境的破壞。有圖表、有政治漫畫、有評論文章引述,作答需要依據這些資料來鋪開。

 

  2017年試卷的第2題,問及中國貧富差距加大、城市中產階級的興起、城鄉差異,以及引用國家主席習近平在減貧發展論壇上的觀點!同樣也是有圖表、有政治漫畫、有評論文章引述。

 

  2019年試卷的第3題,則問及中國在海外設立的孔子學院,赴中國內地留學的外籍留學生的留學專業的變化,以及由此反映出中國的全球影響力。

 

  理論上所有問答題都是開放性的題目,也就是說考生言之成理便可。但是,考生在作答時如果出現客觀資料的錯誤,則影響分數表現。例如,孔子學院是設立在海外的,外籍留學生則是到中國內地留學的,如果混淆了,那肯定就是資料錯誤。又如,如果不懂內地戶籍制度,那麼城鄉差別就無從談起,萬一有考生把香港新界原居民和市區居民的差別套用到內地城鄉居民上,就更加錯得離譜。三農概念之間的關係更不是香港學生容易理解的,出錯的機會也是高的。這就是我所說考試實而不虛。

 

  面對課程內容上的虛而不實,和考試題目上的實而不虛,老師的教和同學的學,便在此夾縫之間盡量軟著陸而不能堅離地。不能要求師生像培養中國通那樣進行學與教,這對於普及教育來說是不切實際的。但當盡量簡化教學內容以便同學能有效掌握(甚至老師也不一定熟悉中國內地問題)和答題時,這種「簡化」,便很容易變成對中國問題、中國國家發展的過度簡化理解,甚至很容易產生一種輕慢低估的態度:原來所謂的中國國情,不過爾爾,甚麼三農問題、城鄉問題、企業問題、外交問題等等,三言兩語答一條兩三百字的問答題,便解答了。

 

  特首所講的異化,是不是這個意思,我不清楚,但我認為存在這樣一種因簡化而輕慢的教育異化!

 

 

 《經濟通》所刊的署名及/或不署名文章,相關內容屬作者個人意見,並不代表《經濟通》立場,《經濟通》所扮演的角色是提供一個自由言論平台。

全新節目《說說心理話》青少年不可以戀愛!?真實個案講述驚心動魄經歷► 即睇

我要回應

你可能感興趣

沒有相關資料。

放大顯示
師傅靈靈法

職場新常態

精選文章

  • 生活
  • DIVA
  • 健康好人生
專業版
HV2
精裝版
SV2
串流版
IQ 登入
強化版
TQ
強化版
MQ