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極速報價
  • |
  • 會員
  • 產品服務 / 串流版
  • 設定

25/01/2018

阿里雲創辦人王堅 從心理學教授到CTO

  • 加入最愛專欄
  • 收藏文章

  內地互聯網時代崛起,全球商業格局正發生劇變。全球10大市值上市公司中,一半為科技公司。中國過去由BAT(百度、阿里巴巴、騰訊)三足鼎立,到後來變為阿里與騰訊兩強之爭。

 

阿里巴巴技術委員會主席王堅常年身穿格子襯衫及牛仔褲,早前著有《在線》一書,希望以研究影響社會。

 

  內地互聯網巨頭阿里巴巴,除了由廣為人知的董事局主席馬雲領軍,背後還有一名靈魂人物,他就是常年身穿格子襯衫及牛仔褲、入選為「全國10大科技創新人物」的王堅,他亦是阿里巴巴前首席技術總監(CTO)、阿里雲的創辦人。

 

研人腦電腦互動 曾加入微軟

 

  王堅自2008年加入阿里巴巴擔任首席架構師,負責集團基礎技術平台建設,其後負責阿里雲的開發,推動雲端運算應用,直至2012年成為集團首席技術總監。在卸任CTO一職後,就成為阿里巴巴技術委員會主席。

 

  然而,王堅的技術總監之路並非一帆風順,源於他的學術背景——心理學系。甫進入阿里巴巴,甚至在開發阿里雲時,面對不少壓力與質疑。

 

  王堅在杭州大學(後合併為浙江大學)修讀心理學博士學位,之後留校任教,30歲成為教授,其後更成為內地最年輕的系主任和博士生導師。

 

  對於由心理學科走進科技行業,王堅坦言:「事實上,心理學與電腦科學的淵源頗深,20年前我開始研究虛擬實境(VR)。在學校做研究也是圍繞科技層面,當中包括Human Computing Interaction,即人機互動,是心理學的研究領域之一。」研究人腦與電腦之間的互動關係、情緒識別及感知。到後來於1999年離開校園加入微軟,擔任亞洲研究院常務副院長,亦是進行相關研究。

 

  「對我來說,最大的壓力不是從心理學跳到IT,而是跳出校園,加入商業機構,這是很大變化。」跳出校園的那一年,王堅37歲,自言沒有遠大目標,只希望做有意思和有創意的事。

 

  但作為教育工作者,王堅認為仍有不足之處。貢獻大眾只有兩方面,一是教導學生,二是出版學術研究,可是留在學校,研究所做到的卻非常有限。別人看到研究成果,又未必會使用,只留於學術層面。反之到了商業機構,就可通過產品去影響別人,「當時使用微軟產品的用戶數以億計,你的研究可改變這幾億用戶,是完全不同的體驗。」

 

  人到中年,或會想找一份穩定工作,安定地渡過。當年46歲的王堅卻決定跳出國際大企微軟,加入後起之秀的阿里巴巴。他笑言自己是杭州人,而阿里巴巴基地是在杭州,「我甚少想到前途問題,當時只希望與互聯網更近一點。如果阿里巴巴不是在杭州,可能要做決定就會更難了。」

 

懶理挑剔 自己標準評價自己

 

  王堅在阿里發展雲計算及創業園區「雲棲小鎮」的初期並不順利,最大壓力是常被人質疑是否懂得編寫程式。適逢金融危機充斥全球,他形容是頗複雜的一年。「在我答應加入阿里巴巴,未正式上班之前,馬雲寫了一封公開信,說互聯網的冬天來了。說實話,當時也不知道要怎樣擔心了。」

 

  2008年加入阿里巴巴,是他第一次近距離接觸互聯網。他指自己只會按自己標準評價自己,做好基礎,一步步走來,笑言現在看來,當時加入阿里的決定是對的。

 

 

 

 《經濟通》所刊的署名及/或不署名文章,相關內容屬作者個人意見,並不代表《經濟通》立場,《經濟通》所扮演的角色是提供一個自由言論平台。

etnet榮獲HKEX Awards 2023 「最佳表現證券數據供應商」大獎► 了解詳情

我要回應

你可能感興趣

放大顯示
師傅靈靈法

職場新常態

精選文章

  • 生活
  • DIVA
  • 健康好人生
專業版
HV2
精裝版
SV2
串流版
IQ 登入
強化版
TQ
強化版
MQ