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極速報價
  • |
  • 會員
  • 產品服務 / 串流版
  • 設定

14/08/2020

慳一口

  • 加入最愛專欄
  • 收藏文章

  習近平近日提倡「餐桌節約,反對浪費」。有人分析說是水災使糧食失收,中國將有饑荒,故要慳一口。

  

  一年水災,會使中國饑荒,是半世紀前事,今時中國可以儲到七年糧,所以,一年失收,會帶來中國饑荒,是看得太簡單了。

 

  糧食,以前、目前、將來,都是中國民生大事,中國只有7%的全球耕地,但就要養全球20%人口,這是個奇蹟,要使奇蹟成真,政府就得重視農業。中央每年第一號文件,都是跟農業有關。

 

  2019年10月發布的《中國的糧食安全》白皮書顯示,近幾年,我國稻穀和小麥生產有餘,能夠自給,進出口糧食主要是調節品種,2001至2018年年均進口糧食總量中,稻穀和小麥品種合計佔比不足6%。

 

  中國政府基本要求「穀物基本自給,口糧絕對安全」,新的給糧安全觀是:「藏糧於地,藏糧於技」。筆者耕田,對國內農業的科技發展,稍有認識,感到安心,但也感到不安心。

 

  雖然今年在水災、蟲害之下,今年夏糧仍算豐收,達2856億斤,較去年同比增0.9%,但由於土地有限,農技提升亦要花錢,例如中國用上全球33%化肥,只生產了世界25%的糧食,對化肥倚賴過高,始終不是辦法。

 

  聯合國糧農組織指出,全球人口會面臨「缺」糧的危機。當然,Bill Gates、巴菲特等富人,不會食無糧,但窮人就會了,新冠肺炎益發使今年全球面臨嚴重糧食不安全的人口數量,可以由1.35億人增至2.65億人。

 

 

  自2010年以來,中國人均糧食佔有量,高於世界平均水平,2019年中國人年均糧470公斤,高於人均400公斤的國際糧食安全的標準線。

 

  但中國人均糧食足,不代表人人足,仍有些貧困村是糧食不足的,故中國的糧食供應只可稱是「緊平衡」。

 

  聯合國糧農組織《2019世界糧食安全和營養狀況》報告,全球每年約有三分之一糧食被浪費。

 

  國家統計局重慶調查總隊課題組2015年撰文《我國糧食供求及「十三五」時期趨勢預測》指出,在消費環節,全國每年浪費食物總量折合糧食約1000億斤,可供養3.5億人一年的口糧。

 

中國人均食物浪費率11.7%

 

  中國科學院地理科學與資源研究所和自然基金會聯合發布《中國城市餐飲食物浪費報告》,2012至2015年,北京、上海、成都、拉薩4個城市的366家餐館調研發現,中國人均食物浪費為每人每餐93克,浪費率為11.7%。其中,大型餐館、遊客群體、中小學生群體、公務聚餐等,是浪費的「重災區」,大型聚會浪費達38%,而學生飯盒有三分一被扔掉。

 

  被扔掉的,不單是食物本身,還有龐大的自然資源,其他不說,每一公斤糧食是要消耗800公斤水!不要看華中有水災,整體言中國是個水資源匱乏國。

 

  怎樣減少舌尖上的浪費?

 

  中國飲食界提倡下列:

 

  中國商業聯合會、中國連鎖經營協會、中國烹飪協會、中國飯店協會聯合美團點評向全國餐飲行業發出如下倡議:

 

  弘揚節儉美德,倡導文明風尚。自2013年以來,在各級政府部門和行業協會的共同推動下,眾多餐飲企業積極響應,通過張貼宣傳標語、放置提示牌等形式,營造了避免餐飲浪費的良好氛圍。當下,要進一步創新宣傳手段,利用企業宣傳屏幕、公眾號、小程序、直播等方式,將倡導文明風尚,厲行節約的行動推向深入。

 

  轉變經營方式,推動健康消費。餐飲企業要總結「光盤行動」的經驗和成果,在小份菜和套餐的開發,與提供公筷公勺、分餐制服務上不斷推陳出新,將轉變經營方式與滿足消費者需要相結合,將提升經濟效益與推動健康消費相結合,回應和滿足社會期待。

 

  加快創新步伐,滿足餐飲需求。從事學校食堂、單位團餐服務的餐飲企業,應針對特定人群開發製作適應其營養需要和口味特點的菜品,定期更新菜單,適時調整菜式,滿足顧客求新求變的餐飲需求。

 

  建立懲戒機制,制止浪費行為。餐飲企業在點餐環節,要對顧客履行提醒義務,對於明顯超量的需求應及時勸止;對待顧客的中途加餐,餐飲企業應及時回應;對於取用自助餐造成浪費的行為,餐飲企業應事先告知需加收餐費或服務費。

 

  倡導信息透明,方便顧客選擇。餐飲企業與外賣平台要準確清晰表述菜品內容,在堂食菜單與外賣平台上,應盡可能將菜品的主輔配料、口味、分量等信息進行公示,方便顧客選擇,避免因點餐誤解與信息誤導造成食品浪費。

 

  資料來源:中國烹飪協會官網

 

  無論甚麼規章都好,重要的是管好自己把口,理好餐桌上的菜量。

 

  筆者耕田,心知粒粒皆辛苦,年來家中用餐是一菜、一肉、一湯,每周至少一次湯麵。不是響應中央呼籲,而是深感耕田真係好辛苦!

 

(投資涉風險,每投資者承受風險程度不一,務必要獨立思考。筆者會因應市況而買賣。)

   

 

 《經濟通》所刊的署名及/或不署名文章,相關內容屬作者個人意見,並不代表《經濟通》立場,《經濟通》所扮演的角色是提供一個自由言論平台。

全新節目《說說心理話》原生家庭對成長有咩影響?改善溝通有計可施?► 即睇

我要回應

你可能感興趣

放大顯示
師傅靈靈法

精選文章

  • 生活
  • DIVA
  • 健康好人生
專業版
HV2
精裝版
SV2
串流版
IQ 登入
強化版
TQ
強化版
MQ