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評論  |  
國金點評  |  
中國點評  |  
港股點評  |  
期貨/商品  |  
窩輪/牛熊證  |  
ETF  |  
外匯  |  
基金  |  
強積金  |  
地產  |  
圈中人語  |  
最愛專欄

加入最愛專欄

盧穗欣先生於金融界累積了21年經驗。於2014年加盟東亞聯豐投資前,他為中信建投(國際)的執行董事,負責亞洲區整體資產管理業務。在此之前,盧先生為中國國際金融有限公司(「中金公司」)的執行董事,專責投資者關係及公司投資基金平台的銷售及市場推廣。此前,盧先生於大和資本市場(前身為比聯金融產品)任職9年擔任執行董事,負責不同範疇包括亞洲的互惠基金、結構性產品,衍生工具及交易所買賣基金的產品開發,銷售及市場推廣。於大和資本市場之前,他為德意志資產管理的區域銷售經理,負責發展亞洲區基金分銷業務。盧先生於1995年在渣打銀行開展其事業。盧先生取得加拿大曼尼托巴大學經濟學士學位。

09/10/2017 10:01

《保障全方位-呂鳳珠》團體醫保不敷應付個人保障補缺口

  企業為提升吸納人才的優勢,大都會為旗下僱員提供團體醫療保險。不過,單靠一份團體醫保是否能提供足夠的醫療保障呢?
  一般而言,團體醫保只會提供基本保障,保額及保障範疇由公司按職級而定,這或未能全面照顧每位員工的醫療需要。隨著醫療通脹日益上升,因嚴重意外或危疾所產生的龐大醫療費和手術費,單靠團體醫保未必足以應付,一旦超過計劃的最高賠償限額,僱員便需要自掏腰包填補差額。

*退休轉職保障失效*

  同時,僱員亦要考慮到當退休後,團體醫保便告失效,但年老時卻是最需要醫療保障的時侯
,假如屆時才投保個人醫療保險,不只保費會較高,而且亦有機會因為過去的患病記錄而令保單不受保相關疾病。即使是年青在職人士,在失業及轉職期間亦有機會出現醫療保障「真空期」。
因此筆者建議,已享有基本團體醫保的在職人士,亦可因應現有保障及預算,考慮購買一份設有自付額的個人醫療保險計劃,一旦醫療開支高於團體醫保所涵蓋的費用,就可以用個人醫保應付所需。現時市面上有些綜合醫療保險計劃設有不同的保障級別,保障期直至100歲,除了涵蓋基本的住院、手術費用及住院現金外,更備有自選額外醫療附加保障,當實際住院費用超出基本賠償計劃的最高保障金額時,附加保障便會提供額外賠償,為受保人提供充裕的財政支援。
  由此可見,各位在職人士即使已擁有團體醫保,亦應考慮投保一份個人醫保,讓團體醫保和個人醫保發揮互補作用,便可以獲得更全面的健康保障。
註:保險產品須受有關保單的條款及細則約束。《AXA安盛首席壽險產品總監 呂鳳珠》

WoW WoW星期三:健康網購產品低至$99 (只限今天)► 立即行動

專家陣容
顯示更多
專業版
HV2
精裝版
SV2
串流版
IQ 登入
強化版
TQ
強化版
MQ

觀落陰:什麼是觀落陰?人人都可參加地府自由行?遊地獄到底係點?

帶你探索全新主頁!輕鬆探索精選資訊!

etnet榮獲HKEX Awards 2023 「最佳表現證券數據供應商」大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