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評論  |  
國金點評  |  
中國點評  |  
港股點評  |  
期貨/商品  |  
窩輪/牛熊證  |  
ETF  |  
外匯  |  
基金  |  
強積金  |  
地產  |  
圈中人語  |  
最愛專欄

加入最愛專欄

梁崇讓,工商管理學士學位,現為香港證券及期貨從業員工會總幹事,從事證券及期貨工作近45年,擔任金融公司責任董事及負責人員逾40年,同時擁有外匯業和金銀業的業務經驗,曾任香港期貨交易所市場委員會委員,現持有香港證監會牌照。

梁對金融、證券及期貨業的監管、運作、風險管理有一定的經驗和見解。自2004年開始,分別為《東方日報》、《經濟通》、香港文職及專業人員總會會刊,撰寫文章超過1,000篇,內容涉及金融政策和經濟問題,對中港政策和制度以及市場的變化有個人獨特見解。

曾任香港文職及專業人員總會副理事長、副會長、工聯會業餘進修中心導師、自在人生自學計劃、證券及期貨持續培訓課程導師,也經常舉辦講座和投資課程,為從業員進行持續培訓課程。

02/06/2022 09:40

《行內行外-梁崇讓》港府有否為歐美金融制裁做準備?

  近年中國經濟迅速崛起直逼美國,美國為了鞏固其世界霸權地位,對中國展開了前所未有全面性打擊和遏制,筆者早前已說過,今次美國「開弓沒有回頭箭」,打壓中國已是美國既定的國策,如偶然傳出中美關係緩和,相信只是他們一廂情願而已。中美在意識形態上各有分歧,雙方不斷出現矛盾也是必然的,由中美貿易戰開始,繼後美國又發動金融戰、科技戰、貨幣戰,從過往觀察美國的行為,凡有不合其意的國家,美國必定出手打壓和趕絕。美國曾藉傳伊拉克擁有大殺傷力武器,即派出數十萬軍隊攻佔伊拉克,結果伊拉克根本沒有甚麼所謂的大殺傷力武器,但經此一役伊國國力已大傷了。
  近期的俄烏戰爭,美國也是用盡各種方法和藉口,甚至揑造假證據和假消息以達到其宣傳造謠之目的。記得香港在黑暴期間,假證據和假消息也充斥不絕,手法如同一轍,害港不淺。今日中美磨擦加劇,美國除了不斷打出「台灣牌」外,香港早已成為兩國政經的磨心。多年來香港最大的優勢是中國內地金融貿易對外的窗口,可算是內外及各地資金進出的主要樞紐,一直以來,香港對資金的流動進出都是自由的,這間接令香港被稱為國際金融中心,曾幾何時更與紐約和倫敦齊被美名為「紐倫港」。97回歸前,香港的金融市場可算是外資的天下,輾轉由英日資金演變成美資獨大,雖然回歸後,中資機構逐漸進入香港金融市場,但舉凡大型企業上市,包括巨型國企大部分都是由美資包銷,可見美國資金在香港金融市場,尤其在保薦人、經理承辦人和融資領域上舉足輕重,不好聽的說便是隻手遮天。
 
*美資獨霸市場*
 
  美資能獨霸香港金融資本市場,除了其經濟實力外,也因港府為了穩定港元,自1983年開始實施聯繫匯率,與美元掛勾所致,聯繫匯率確令香港可安穩經歷多次全球和地區性的金融危機,以及平穩度過多次經濟周期,因此政府財經官員和學者都經常把聯繫匯率行之有效這句話掛在咀邊,只是美國近年打壓中資企業的手段愈來愈狠,甚至阻止俄羅斯在SWIFT的結算地位,今時今日打擊俄羅斯所用的金融手段,會否日後用來對付中國和香港呢?誰可料!台海局勢在美國的操作下如何後果難料?但中國和台灣人民一定要記住,我們是自己人,決不可讓美國來挑撥離間兄弟互相殘殺,而置身事外。
  美國現時仍是全球最大經濟體,只是他們國內要面對的問題也不少,欲要鞏固霸權,當權者往往為了轉移國民視線和提高民望,便不惜代價挑起別國的糾紛或發動戰爭,只要戰爭不在美國本土,人命傷亡與基建設施的摧毀與美國無關,出售軍火和軍工物品除了可圖利外,另一手段武器就是多樣的制裁,制裁可破壞別國的經濟穩定性,以導致其國的社會和政權不穩定性,多年來美國一直擅用此技倆,弄致生靈塗炭,多國人民飽受戰火摧殘。
 
*為制裁做準備*
 
  香港的政經環境和角色很特殊,特區是中國的一部分,政制是「一國兩制」,由於香港沒有特別的天然資源,因此一直是外向型經濟,為了吸引資金來投資,制度可算是極度寬鬆的資本主義,否則也不會有「紐倫港」和國際金融中心的雅號,可是特區政府從沒有政策扶植土生土長的金融人才和本土資金的金融公司,也正因為此,金融業市場的中介和資金可算是外資天下,外資在香港金融市場翻雲覆雨也是輕而易舉,因此香港金融市場又被人謔稱為「國際提款機」,以上多款稱號是褒是貶?是真是假?大家心知肚明吧!
  回說目前的市場環境,在中美角力下,全球的融資和二級市場已出現了變化,香港的IPO市場在內地巨型企業來港上市和外國資金的追捧下,多年成為全球集資額一哥,但現時已今非昔比,相信香港難以再登寶座,何況現時美國已多方限制美國資金購入中資企業,對中資企業在美上市的會計審核上也諸多為難,令不少中資企業可能要在美退市,現更傳出有中資獨角獸企業因缺乏基金投資而無法申請上市,是否屬實?有待引證。雖然現時香港的資金市場已有不少由內地資金和企業進駐,但如美國資金不能投資中資企業,香港總不能說沒有影響吧!那日後如何吸引更多外來資金?還有香港隨時要面對歐美各國為打壓中國內地的發展,而作出更無理的制裁,香港作為中國的一部分,又怎能獨善其身?試問港府有關當局對歐美的金融制裁有否早有準備呢?相信最令人關注的還是美國會否利用港幣與美元掛勾的關係,而使香港造成更大的破壞來遏制中國呢?這真是香港新班子政府在金融事務上開新篇的考驗啊!
 
*港會規管新產品?*
 
  後記:香港雖被稱為國際金融中心,是否名符其實?真是見仁見智。股票市場如不是近年內地巨型企業到港上市吸引外來資金的投資,相信港股表現也是不值一提,目前在港上市的企業大多與中資有關或在內地擁有投資,因此也有人說香港股票市場只是中國的第二市場,是耶非耶?也是各有論點。雖然香港的一級市場曾取得不錯的集資額排名,但二級市場的發展卻乏善可陳,上市公司的數目和市值不斷壯大,但20年來每日的成交額並沒有幾何式的增加,而近年交易系統在互聯網的發展下,應有助成交量暴增,但事實並非如此,為甚麼呢?也可說明交易佣金減少甚至零佣金也是無助市場的交投,這意味甚麼?這是否又要找專家來解讀和研究如何增加成交了,又或者再來新噱頭,炒股抽獎送樓來吸引投資者吧!
  至於近年香港政府積極推廣債券市場的發展,向合資格的債券發行人和投資者提供不同的稅務優惠和激勵措施,事實香港市民對此類投資產品多了認識和參與度提高了。目前中港兩地致力於互聯互通的交易,並大力推廣以人民幣作為交易貨幣,期望香港成為內地以外的人民幣交易和結算中心,有助推行數碼人民幣和數碼港幣以及加速人民幣國際化來應付未來的大變局。此外外匯市場只是銀行界和某些外資外匯交易商參與,普羅投資者和市民都難以進入市場炒賣,要在證監會申請中介人營業牌照也不容易,相信這現象不易改變;至於香港貴金屬市場、商品期貨市場都是乏善可陳,更談不上是國際市場,另沒有受嚴格規管和利用互聯網買賣的倫敦金、外匯、虛擬貨幣、非同質化代幣等等交易是否可稱為國際市場呢?這又是灰色地帶了,至於近年興起的SPAC、元宇宙和ESG等概念的融資或投資,如出現無序擴張,港府會否出手規管?筆者不敢妄加評論了。而這類難於規管的產品和新投資概念會否令香港金融業開新篇?真又要看看下屆有關當局新班子的取態了。《香港證券及期貨從業員工會副會長 梁崇讓》
 
*《經濟通》所刊的署名及/或不署名文章,相關內容屬作者個人意見,並不代表《經濟通》立場,《經濟通》所扮演的角色是提供一個自由言論平台。

全新節目《說說心理話》原生家庭對成長有咩影響?改善溝通有計可施?► 即睇

專家陣容
顯示更多
專業版
HV2
精裝版
SV2
串流版
IQ 登入
強化版
TQ
強化版
MQ

觀落陰:什麼是觀落陰?人人都可參加地府自由行?遊地獄到底係點?

帶你探索全新主頁!輕鬆探索精選資訊!

全新etnet健康網購 賞維他命D3 (價值$108) 齊齊提升免疫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