即市新聞

12/08/2022 09:43

《品中資-羅國森》騰訊阿里大股東的「殊途同歸」

  《品中資》近日兩大科技龍頭,即騰訊(00700)和阿里巴巴(09988)(下稱阿
里),都遭遇同一命運,那就是遭大股東減持,但兩者的做法有點不同,但結果是「殊途同歸」
的,我感到很有趣,所以想跟大家品評一下。
  首先,無獨有偶的是,兩大科技龍頭的大股東都不是各自的創辦人,而是外資基金,準確來
說是創投基金,因為兩者早年都要靠這些創投基金注資才得以壯大起來。換句話說,兩者手上持
有的騰訊和阿里,成本價都十分低。幾乎可以說,她們用任何價位沽售,都會賺大錢。
  騰訊的大股東是南非傳媒集團Naspers,而阿里的大股東則是日本的軟銀集團。
Naspers持有約27﹒69億股騰訊,佔騰訊已發行股本兩成八左右,但這是去年底的資
料,現在應該少於這個數了。
  事緣6月27日時,騰訊獲告知,主要股東Prosus公司(由南非的Naspers持
有主要股權),因為要就公司的股份回購計劃籌集資金,決定在市場減持騰訊股票套現,預計每
日的減持額是平常騰訊每日交投量的3%-5%。
  簡單來說,即是騰訊的大股東等錢使,所以想減持騰訊套現,但她們沒有公布會沽售多少,
又或者,這個每日沽售正常交投量3-5%的情況要維持多久。
  另一邊廂,阿里的大股東軟銀集團也是等錢使,所以想沽售手上的阿里。不過,她們不像
Naspers一樣,簡單俐落地在市場分批,不直接沽售,而是選擇以迂迴方式,採用遠期合
約方式,跟幾家投資銀行,包括高盛、瑞穗和瑞銀等,以一個折讓價訂立遠期合約
(Forward Contracts),兩年後才交收。但就保留可以用現金、實物,或兩
者混合的方式結算。而且,她們要交易對手預付了合約的金額(Prepaid 
Forward Contracts)。
  即是說,軟銀是處於進可攻,退可守的位置。萬一兩年後阿里股價低於協議價,她可以直接
交付股票(即是已鎖定利潤);但如果阿里股價反彈,高於協議價,她可以選擇用現金交付差價
,繼續持有阿里的股票。
 
*軟銀轉軚,即沽阿里,實物交收*
 
  不過,消息傳出幾日後,這個安排已經出現變化。本周三(10日),軟銀和阿里都發出公
告,表示軟銀已決定提前用實物結算方式,交割有關的預付遠期合約,涉及約2﹒42億股阿里
的ADR(每份ADR等於8股阿里的普通股),預計8月中旬開始實物結算,並於9月底完成

  軟銀預計,交易完成後,將在9月底止的財務報表中,以4﹒6萬億日圓的收益入帳,包括
結算預付遠期合約錄得1﹒5萬億日圓(約882億港元)、阿里股份的重估收益2﹒4萬億日
圓(約1411億港元),以及預付遠期合約的衍生收益7000億日圓(約411億港元)。
  而當交易完成後,軟銀的持股比例將由6月底時披露的23﹒7%,大幅下降至14﹒6%
。軟銀也不忘補充,接了貨的投資銀行,會否馬上在市場沽售。根據軟銀的說法,這些投資銀行
都已經做了對沖,不會即時或額外地在市場沽售阿里的股份。這一點從消息曝光後,阿里股價不
跌反升而得到確認。
  我相信,大家最有興趣的,當然是這幾家投行到底以甚麼價錢去接阿里這批貨呢?因為明顯
地,所有條款都幾乎是利好軟銀的。據軟銀的公布,撇除重估收益,這幾家投行可能是以大約
66元去接這批貨(19﹒36億股),比阿里周三的收市價87﹒95元有大約兩成半的折讓
呢!
  雖然說這幾家投行未必會即時在市場沽售這批股份,但如果她的成本是這麼低,未來對阿里
的股價,都是一種陰影呢!
  回說軟銀突然轉軚,想即時完成交收,表現上好像不太看好阿里的前景,但我認為,這是軟
銀基於自己的財政考慮,以及對投資市場的擔憂,多於對阿里前景的憂慮。
  根據軟銀自己的說法,她們是考慮到目前股市環境充滿挑戰,並且可能會持續很長時間,雖
然公司可以選擇以現金、實物或混合模式結算預付遠期合約,但通過提早結算這些預付遠期合約
,能夠消除對未來現金流出的擔憂(如果兩年後阿里股價升了,她們不想交付股票,便要用現金
繳付差額,可能影響軟銀的現金流),並進一步降低與預付遠期合約相關的成本。
  經過一輪轉折之後,軟銀最終也是選擇盡早沽售阿里的做法。我自己形容,這是一了百了的
做法。而這批貨就落入幾家投資銀行手上,雖說短時間內未必對阿里的股價構成壓力,但始終有
陰影。
 
*騰訊股價短期窄幅上落*
 
  而騰訊大股東的做法,也是一了百了的,但這些貨是散落於市場,又或者,由騰訊透過公司
回購方式吸納回去,對騰訊股價的影響是有的,但相對輕微。我估計,會有好一段時間,騰訊股
價是在現水平窄幅上落。
  正如我在上日的品評中說,無論Naspers還是軟銀,她們減持騰訊和阿里,都是正常
的商業行為,用港人一句俗語就是:「出得嚟行,就預咗要還!」而現在就是要「還」的時候了
,跟兩者的基本因素沒有太大關係。
  從另一個角度看,兩大科技龍頭的經營都處於瓶頸位,股價都不是最好的時候,但大股東仍
然選擇在這個時候沽貨套現,就證明是她們自己等錢使,而不是這兩家公司出了問題。
  因此,結論是,我仍然會耐心持有我的騰訊,而阿里就等內地經濟回穩後才考慮收集。當然
,比重上,騰訊仍然是主力。《經濟通通訊社資深分析員 羅國森》
 
*《經濟通》所刊的署名及╱或不署名文章,相關內容屬作者個人意見,並不代表《經濟通》立
場,《經濟通》所扮演的角色是提供一個自由言論平台。

WoW WoW星期三:健康網購產品低至$99 (只限今天)► 立即行動

人氣文章
財經新聞
評論
專題
專業版
HV2
精裝版
SV2
串流版
IQ 登入
強化版
TQ
強化版
MQ

觀落陰:什麼是觀落陰?人人都可參加地府自由行?遊地獄到底係點?

帶你探索全新主頁!輕鬆探索精選資訊!

etnet榮獲HKEX Awards 2023 「最佳表現證券數據供應商」大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