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濟日報社評

2019-01-14 07:45:29

環球經濟放緩 大灣區成新機遇

 

  特首林鄭月娥預告粵港澳大灣區發展規劃於年初出台,港澳辦主任張曉明最新透露區內只有四大中心城市,沒龍頭之爭。在環球經濟下行下,本港須抓緊機遇助力國家發展,更能彰顯價值。

 

四市具體分工 優勢互補不足

 

  張曉明接受央媒訪問時指,經過中央一年來的謀劃部署和推動,大灣區發展規劃綱要已經成形,有關的配套實施方案正在制定。故他整個訪問主要是為大灣區規劃出台做好前瞻性準備。

 

  根據過往經濟區域發展的經驗,總會由某個城市擔當龍頭,但張曉明談到大灣區各城市定位時,稱香港、澳門、廣州和深圳為四大中心城市,言下之意是大灣區沒有龍頭之爭。

 

  中央對大灣區不設龍頭城市,背後原因不難理解,因事涉兩種制度、三個關稅區,而且三地經濟發展步伐和社會管理模式都有差異,要兩特區九市服膺於某市,個別城市或口服心不服而拖住區內發展後腿。故中央因應三地的差異,讓其發揮各自特長,冀帶動周邊地區經濟發展,來提升區內整體綜合競爭力,戮力將大灣區打造成全球最具活力的城市群和國際科創中心。

 

  故張曉明闡明港澳粵深的具體分工:香港須鞏固和提升其國際金融、航運、貿易中心和國際航空樞紐地位,推動金融、商貿、物流、專業服務向高端高增值發展。澳門要建設世界級旅遊休閒中心、中國與葡語國家商貿合作服務平台。廣州充分發揮國家中心城市的引導作用,深圳則致力打造具世界影響力的創新創意之都。

 

  正因四大中心城市互有長短,要將大灣區建設成國際科創中心,需將產學研結合起來,各市優勢互補,才能打造成一條龍產業鏈。香港的大學科研水平高,但礙於工業北移,要將科研成果產業化,須倚賴深圳的創科產業和廣東的製造業配合。

 

灣區市場龐大 便利措施續來

 

  內地不斷推便利港人北上發展和居住的措施,迄今有近10萬人獲發內地居住證,享有與內地人同樣權利。隨着大灣區落實,預計有更多便利措施出台,以便促進區內人流、物流、資金流和信息流。

 

  今年全球經濟進入低增長時期,中國經濟雖有下行壓力,大灣區卻充滿機遇,因有7,000萬人口市場。故港人宜抓緊機遇發揮優勢,分享灣區建設一杯羹,又可助內地企業融資、推動內地金融改革,與國際接軌。

 

etnet榮獲HKEX Awards 2023 「最佳表現證券數據供應商」大獎► 了解詳情

人氣文章
財經新聞
評論
專題
專業版
HV2
精裝版
SV2
串流版
IQ 登入
強化版
TQ
強化版
MQ

觀落陰:什麼是觀落陰?人人都可參加地府自由行?遊地獄到底係點?

帶你探索全新主頁!輕鬆探索精選資訊!

全新etnet健康網購 賞維他命D3 (價值$108) 齊齊提升免疫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