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濟日報社評

2019-02-08 07:58:10

特朗普國情咨文 對華另有文章

 

  中美貿易談判進入極關鍵的一個月,美國總統特朗普在國情咨文中四度提及中國,態度則明顯較去年溫和,此與他急欲與華達成協議,以利連任有關,惟其他方面加力遏華勢難改變。

 

對華措辭溫和 強調與習友誼

 

  特朗普早前發表國情咨文,大談國家要團結、政客要放下黨派分歧,重振美國偉大,施政目標貫徹,但顯然收起惹事生非、撕裂社會的好戰言論,明顯是在民望低走下、經華府智囊游說下的折衷之作。

 

  國情咨文在對華表述上,也體現出類似的折衷。特朗普在四度提及中國,其中三次是有關中美貿戰,一次涉及《中程導彈條約》。最令外界注意的,是他今年沒有像去年那樣用競爭對手(rival)來形容中國,並強調與國家主席習近平的友誼。

 

  這與特朗普近期對華態度溫和一致,底因是他急於在3月1日中美貿易談判限期前,促成一定程度的協議,既可向國民宣稱打贏貿易戰,提振因邊境圍牆撥款陷於拉鋸而低走的民望,並有助降低明年連任選舉前美國經濟衰退的風險。

 

  但同時,國情咨文亦提到反華鷹派的要求,即協議必須包括中國作真正的結構改變。此回應了鷹派的訴求,但留下了可供玩味的詮釋空間,外界已指出,特朗普好耍語言藝術,所謂結構改革,大可能與鷹派指的經濟結構例如國企補貼等不同,可能只是要結構性地大減美中貿赤。

 

  因此,只要中國在多買美國貨,又在保護知識產權作出承諾,談判得到階段性協議的機會不低,鷹派所指的結構問題則大可容後再談。

 

  特朗普在關稅問題上可暫時對華鬆手,但其他範疇卻非如此。《中程導彈條約》是美俄在冷戰時緩和緊張的契約,本不涉及中國,而特朗普在國情咨文中卻刻意提及中國為潛在協議的參與者,顯然將中國視為未來軍事威脅。其實前年底華府發布的《國家安全戰略》,及上年初國防部發布的《國防戰略報告》,都已將中國列作長期戰略競爭對手,反映華府主流看法,即中國將挑戰美國地位,需予以全面遏抑,故科技戰、軍事與地緣政治施壓與圍堵、台海問題等,北京都勢遭更大壓力。

 

視華長期對手 全方位施遏制

 

  相信北京對此已有充分研判,短期內經貿讓利促成貿易談判以穩經濟,但各方面都打醒十二分精神,與美國作持久角力。

 

全新節目《說說心理話》青少年不可以戀愛!?真實個案講述驚心動魄經歷► 即睇

人氣文章
財經新聞
評論
專題
專業版
HV2
精裝版
SV2
串流版
IQ 登入
強化版
TQ
強化版
MQ

觀落陰:什麼是觀落陰?人人都可參加地府自由行?遊地獄到底係點?

帶你探索全新主頁!輕鬆探索精選資訊!

全新etnet健康網購 賞維他命D3 (價值$108) 齊齊提升免疫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