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濟日報社評

2019-11-29 07:48:16

面對《香港人權與民主法案》 香港怎麼辦

 

  美國總統特朗普簽署《香港人權與民主法案》,香港進一步成為中美角力磨心。港府須汲取教訓,施政要顧及國際形勢,並發動各界尤其商界,游說華府慎對這已懸在香港頭上之刀。

 

特簽署意料中 短期應不動刀

 

  特朗普簽署法案,港股恒指昨只跌60點,未見大衝擊,原因應有二。

 

  其一,目前未見特朗普有動機大動刀。正如本欄上周所指,中美雙方都很想達成首階段貿易協議,法案已屬橫生枝節,若果華府短期內對香港動刀,貿易談判根本沒有達成協議的政治條件。

 

  其二,市場早已預計特朗普會簽署法案。美國朝野反華鷹派在香港爆發反修例示威衝突後,已趕緊積極部署,如在中大和理大衝突事件前的上月下旬,美國朗奴列根總統基金會已就香港情況在美國進行民調。

 

  眾議院通過法案後,在中方施力和美商游說下,共和黨主導的參議院本來採取拖字訣,有先待中美貿談達成首階段協議再算之勢,惟中大和理大爆發嚴重衝突,港府和警方的處理手法,讓美國反華鷹派藉機力迫參議院轉為火速通過法案。

 

  反華鷹派繼續造勢,如上述的基金會前天公布民調結果,指68%受訪美國國民支持香港民主運動。不願得失選民以免妨礙連任的特朗普,簽署法案已是唯一選擇,法案遂成美國遏華的槓桿。

 

  北京經常強調,必須統籌國內國際兩個大局。本港的外交屬中央事務,但香港身處日益劇烈的中美角力漩渦,港府施政亦須有國際視野,避免為中港添煩。

 

美在港利益大 游說華府審慎

 

  此外,特朗普短期內雖無動機向港真的動刀,但此刀一旦劈下來,嚴重的可重挫本港金融與經濟,實際如何則視乎中美角力、美國內部政治形勢,和華府如何衡量在港利益,動刀可輕可重。

 

  中美意識形態之爭,香港難以置啄,但應推動協調官、商、學與民間,以美國在港的利益,如美國對港一年逾330億美元順差、去年有290間美企在港設有地區總部和434間設有地區辦事處、有逾2萬名美國國民在港居住,以至香港是美資進入內地市場的重要橋樑等,來游說美國商界與政客拉住華府,對港動刀是兩者俱傷,不動刀最好,若動刀要慎思範圍和力度。

 

  正如美商一度拉住參議院拖延審議法案,動之以利有一定效果。關鍵是港府要汲取教訓,官員一定要有國際視野,兼顧中港與國際大局,才能最利香港、最利國家。

 

etnet榮獲HKEX Awards 2023 「最佳表現證券數據供應商」大獎► 了解詳情

人氣文章
財經新聞
評論
專題
專業版
HV2
精裝版
SV2
串流版
IQ 登入
強化版
TQ
強化版
MQ

觀落陰:什麼是觀落陰?人人都可參加地府自由行?遊地獄到底係點?

帶你探索全新主頁!輕鬆探索精選資訊!

全新etnet健康網購 賞維他命D3 (價值$108) 齊齊提升免疫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