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濟日報社評

2017-12-21 07:54:51

設法釋農地 解4.3萬公營屋缺口

 

  政府昨公布最新長遠房屋策略,公眾焦點在缺地建4.3萬伙公營房屋,如何填補成當前要務。政府需以新思維應對,積極考慮以彈性手法與發展商商討釋放其手上農地紓地荒。

 

樓價持續飈升 公營屋需求大

 

  以人口因素等估算房屋需求後,港府維持未來10年總房屋供應目標在46萬伙,但尚欠4.3萬個公營房屋土地,這還未計及首置上車盤和擴大綠置居計劃等現政府房策新猷。在樓價高企,脫離大部分市民購買力的現實下,不少人只能寄望公屋或居屋安居下,如何補足缺地,便十分關鍵。

 

  無疑填海可以大規模開拓土地,但遠水救不了近火,中短期內可應市,又有大量潛在供應可補足缺地的,其實是發展商手上的農地。據政府推算,現時發展商持有的農地多達1,000公頃。事實上,今個財政年度政府所推土地僅能起5,800個私樓單位,但全年土地供應遠超過19,000伙的目標,可望達24,300伙,箇中關鍵便是發展商積極補地價,將農地轉為住宅地。

 

  土地供應專責小組有見及此,在不想觸碰補地價這敏感問題下,建議以基建補貼作誘因,吸引發展商釋放農地來建屋。但單靠基建誘因是否足夠呢?此不無疑問。

 

  補足土地既然緊急,港府又將房屋尤其置業作為施政重點,而發展商亦多番表示希望盡社會責任,協力緩減市民蝸居之苦,縱使官商合作容易引起官商利益輸送的憂慮,惟各方不應斬腳趾避沙蟲,而應積極拋出各種方案討論並作出試驗。

 

大膽建議討論 試行摸索模式

 

  例如,近期的西沙路農地轉住宅地個案,由於發展商要自行負責所有基建費,包括擴闊路面、加建行人天橋、鋪設排污設施,扣減有關開支下,補地價每呎僅3,319元。社會雖亦有聲音質疑補地價「超筍」,但亦不無理由。

 

  又例如,政府大可計算平整農地再建成公營房屋的總成本,再與發展商洽商,若發展商在轉用途的土地上,撥出一定比例起公營房屋轉交予政府,合理的補地價應為多少?

 

  各方提出的方案難免有爭議,落實成試驗亦不一定效果良好,惟若因噎廢食,只靠政府見縫插針式找地,恐廢時失事,甚或難以補足所缺土地。當然,公私合作模式須高透明度,讓市民監察,只要市民不覺得有利益輸送,且試驗計劃可行,便可擴大以發展更多農地滿足公營房屋需要,讓市民安居有望。

 

etnet榮獲HKEX Awards 2023 「最佳表現證券數據供應商」大獎► 了解詳情

人氣文章
財經新聞
評論
專題
專業版
HV2
精裝版
SV2
串流版
IQ 登入
強化版
TQ
強化版
MQ

觀落陰:什麼是觀落陰?人人都可參加地府自由行?遊地獄到底係點?

帶你探索全新主頁!輕鬆探索精選資訊!

全新etnet健康網購 賞維他命D3 (價值$108) 齊齊提升免疫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