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濟日報社評

2018-03-22 07:51:55

環球去槓桿 香港坐看泡沫脹?

 

  環球央行陸續去槓桿,為資產泡沫紓壓。過去10年有1,300億美元流入本港,導致銀行維持超低息環境,資金續湧入,令資產市場更脹,如納米樓樓價再創新高。周期調整遲早會來,香港愈遲出手,後果恐更嚴重。

 

209呎迷你盤 「天價」達809萬

 

  儲局議息,今晨加息應無懸念。儲局自2015年底以來已5度加息,預期今年再多加3至4次,由於1,300億美元在港徘徊不走,銀根鬆動令銀行沒跟隨儲局加息,市民置業意慾旺,最近西營盤有新盤推出,209呎的迷你單位售價高達809萬,呎價逾3.8萬。

 

  在環球央行去槓桿下,紓緩資產泡沫,香港樓市熾熱卻升溫更快,困局底因有二。其一,土地供應不足,填海和拓地都受阻,以致私樓供不應求,樓價飈升。在過去20年,本港面積增加不足1%。反觀新加坡大力填海造地11%,當局有能力在2014至16年增加每年私樓新供應量,是1990年代的2倍,滿足需求之餘再加上辣招,成功遏止樓價上升。

 

  其二,本港銀行水浸,毋須加息,即使美國已加了5次息,資金仍不斷湧港,去年單是流入股市的北水和外資分別是3,399億元和1,312億元。今年資金續湧,令銀行不但不用加息,更不斷推低息按揭搶樓按和轉按,甚至以1.9%現金回贈來搶客。這反而令業主債務重新增長,加大槓桿率。

 

  國際清算銀行(BIS)早前發表報告,指香港的債務佔GDP比例、家庭償債比率,皆處於紅色警戒水平,並關注地產發展商債務佔GDP高達30%,又向買家提供高成數按揭,都增加了銀行體系風險。

 

及早出招應對 減少將來震盪

 

  由於金管局自2009年推出了8輪逆周期措施,銀行抵禦風險的能力確是加強了,但勉為其力趕上車的業主的風險不斷上升。

 

  最弔詭的是美息上升,港美息差拉闊下,港滙持續走弱,逼近7.85弱方兌換保證水平,但資金卻沒有流走,反而愈來愈多資金湧入,令港資產變本加厲地膨脹,換言之,聯滙調整機制遲遲未能如期生效。金管局多年來忠告市民,大量資金一旦流走,資產價格或大幅調整的警告始終未有兌現,港樓價反不斷上升,令大家對美加息掉以輕心,風險亦愈積愈大。

 

  環球正在為資產泡沫紓壓,本港泡沫則續脹,港府是否應進取出招,趁早紓解資產泡沫,令一旦調整到來時的震盪較輕?還是像鴕鳥式面對,坐待調整甚或爆破?此是盡責政府必須回答的問題。

 

etnet榮獲HKEX Awards 2023 「最佳表現證券數據供應商」大獎► 了解詳情

人氣文章
財經新聞
評論
專題
專業版
HV2
精裝版
SV2
串流版
IQ 登入
強化版
TQ
強化版
MQ

道教符箓解析:符咒能醫百病可驅鬼?功效、製作、用法、顏色代表咩?

帶你探索全新主頁!輕鬆探索精選資訊!

etnet榮獲HKEX Awards 2023 「最佳表現證券數據供應商」大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