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文章 

22/07/2019

在風雨中抱緊自由:不盲從、不受欺騙、不依賴門戶、不可顛覆信仰

  今天介紹中國現代學者、作家胡適的一段話:

 

「自由是針對外面束縛而言的,給你自由而不獨立,仍是奴隸。獨立就是不盲從,不受欺騙,不依賴門戶,不依賴別人,這才是獨立的精神。」

 

  胡適,字適之,生於1891年,1962年逝世。

 

  胡適因提倡文學革命而成為新文化運動的旗手,曾擔任北京大學校長、中央研究院院長、中華民國駐美大使。胡適興趣廣泛,著述豐富,在文學、哲學、史學、考據學、教育學、倫理學、紅樓夢研究等諸多領域都有深入的研究。主張少談主義,先疑後信,科學佐證,盡信書不如無書。

 

  1935年,胡適在一篇紀念五四的文章中說,有兩種個人主義,一種是「假的個人主義,就是為我主義(Egoism),性質是只顧自己的利益,不管群眾的利益。」

 

  「真的個人主義就是個性主義(Individuality),特性有兩種:一是獨立思想,不肯把別人的耳朵當耳朵,不肯把別人的眼睛當眼睛,不肯把別人的腦力當自己的腦力。二是個人對於自己思想信仰的結果要負完全責任,不怕權威,不怕監禁殺身,只認得真理,不認得個人的利害。」

 

  前面引述的一段話,是胡適對自由的闡釋。獨立之精神,自由之思想,是五四時代多數文化人所主張,著名學者陳寅恪在王國維的墓碑上更著重點出。胡適這段話是把「獨立」與「自由」視為一個整體,是一件事而不是兩件事。獨立是自由的條件或基礎。沒有獨立,就沒有自由。而所謂獨立,不僅指身體意志不受束縛,而且指思考也不受一些框框條條所束縛。因此,獨立先於自由,重於自由。有獨立,才有自由。

 

本文摘自香港電台第一台 (FM92.6-94.4) 李怡主持的《一分鐘閱讀》。該節目逢周一至周五播出,並存載於港台網站(rthk.hk)。

 

 

 《經濟通》所刊的署名及/或不署名文章,相關內容屬作者個人意見,並不代表《經濟通》立場,《經濟通》所扮演的角色是提供一個自由言論平台。

全新節目《說說心理話》青少年不可以戀愛!?真實個案講述驚心動魄經歷► 即睇

Luxury Watch Trends for 2024

You May Also Like
#Reading #李怡
More on Art & Living

Popular Tags

即時報價
全文搜索
Search
最近搜看
    • 港股
    • A股
大國博弈
貨幣攻略
More
Sha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