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文章 

27/01/2023作者:健康大晒

最新疫情|連續3日破2,000宗!今增2,290宗本地個案、45宗輸入個案!5間學校呈報7宗個案!

 


3月25日更新︰


      本港單日新增10405宗確診個案,其中4宗為輸入個案。快測陽性呈報平台則錄得5827宗呈報個案。第五波疫情以來,至今累計有6749名患者死亡,死亡率為0.61%。衞生署衞生防護中心傳染病處首席醫生歐家榮表示,本港疫情仍然嚴峻,難以預測未來走勢,市民須繼續遵守社交距離措施,任何時候都應該戴好口罩。


  當局昨日收到1間院舍感染報告,為安老院舍。過去兩周,共有52間安老院及31間殘疾人士院舍爆發疫情。


  醫管局指,20名病人入院篩查或於院內檢測時確診,約30多名同房病人被列為密切接觸者;至今逾2萬名醫管局員工染疫,逾1萬6千萬人已復工。


  現時有10654名確診及初步確診病人留醫,其中35人危殆,48人情況嚴重,105人在深切治療部留醫,另有1393人康復出院。

      再多192人死亡;過去二十四小時,有162人離世,涉及85男77女,年齡介乎21歲至106歲。2月23日至3月23日有30名病人離世,涉及18男12女,年齡介乎69至100歲,由於數據滯後,至今日才公布。


  部分較年輕的死者詳情:
-    21歲男病人︰無打針、患長期病患、須臥床,為小欖醫院病人,有腦積水情況,3月2日檢測呈陽性,轉送屯門醫院,有氣促,須提供氧氣,病況不斷惡化
-    50歲女病人︰已打2針,長期病患,曾接受器官移植、有血液及其他器官癌症,17日快測呈陽性
-    55歲男病人︰無打針、長期病患、居住院舍、有腦癇、中風、3月14日快測呈陽性,送住瑪嘉烈醫院,血含氧量一直轉差,發燒已持續3日,有肺炎情況,病況惡化
-    58歲男病人︰行動不便,已打1針,3月24日氣促,不清醒,搶救後不治

      醫管局表示,無入院確診市民,只需要持確診證明、確診SMS、隔離令等證明即可使用即可到18區中醫診所獲得10次免費中醫內科門診復康治療。要留意,快速測試套裝呈陽性的照片而無任何身份證明,並非合適確診證明。

      此外,衛生防護中心表示,快測平台推出以來,總共有40萬宗個案經快測核實確診。現時政府會抽查並核實快速測試呈報個案,再安排核酸檢測,如陰性會調查,了解用甚麼牌子以及如何進行檢測。歐家榮提醒,逾時未能呈報快速測試陽性結果的市民,不要胡亂揀選系統任何日期。假如市民因為種種原因而錯過呈報日期,可發電郵至ratp@dh.gov.hk,會有人員跟進原因,合理情況下會補做手續。


3月24日更新︰



      本港單日新增13074宗確診個案,其中1宗為輸入個案。快測陽性呈報平台則錄得7342宗呈報個案。第五波疫情以來,至今累計有6557名患者死亡,死亡率為0.6%。衞生署衞生防護中心傳染病處首席醫生歐家榮表示,確診宗數仍徘徊高宗數未有下降,似乎仍停滯於過萬宗,屬高水平,代表社區仍持續出現傳播,市民稍有鬆懈便容易出現反彈。



  當局昨日收到3間院舍感染報告。過去兩周,共有60間安老院及35間殘疾人士院舍爆發疫情。


  醫管局指,30名病人入院篩查或於院內檢測時確診,約30多名同房病人被列為密切接觸者;至今逾2萬名醫管局員工染疫,逾1.5萬人已復工。


  現時有11193名確診及初步確診病人留醫,其中40人危殆,164人情況嚴重,108人在深切治療部留醫,另有1385人康復出院。

      再多201人死亡;過去二十四小時,有152人離世,涉及78男74女,年齡介乎24歲至106歲。3月1日至3月22日有名病人離世,涉及23男16女,年齡介乎61至99歲,由於數據滯後,至今日才公布。


  部分較年輕的死者詳情:
-    24歲男病人︰已打2針,患長期病患、末期癌症,生前正接受化療,3月18日因抽筋入院求醫,期後發現染疫,病情轉差,曾處方新冠口服藥、類固醇和抗生素,血含氧量不理想
-    45歲女病人︰一名印尼外傭,已打2針復必泰,無病歷記錄,出現發燒、打冷震和胃口差,送院途中已不醒,經急救後有回心跳脈搏,篩查發現陽性,但病情惡化
-    48歲男病人︰無疫苗記錄,患長期病患、腦瘤、腦出血,去年因為不醒入院,2月轉送靈實醫院復康,3月1日染上新冠肺炎,3月22日後血含氧量一直下降,曾處方類固醇和抗生素
-    53歲女病人︰無疫苗記錄,患末期癌症,因腰骨痛、下肢無力入院,相信脊髓受壓,3月1日染上新冠肺炎,3月15日病況開始轉差,要氧氣治療
-    55歲男病人︰無疫苗記錄,患長期病患,因跌倒入院,有肺炎,曾打強心針
-    55歲女病人︰患長期病患,因為持續抽筋入院,醫院有為病人打藥物,插喉,病況轉差
-    56歲男病人︰無疫苗記錄,患末期癌症,3月3 因氣促入院,已知染疫,X光片顯示肺部有積水



 

3月23日更新︰

 

  本港單日新增12,240宗確診個案(其中4宗為輸入個案),包括4,250宗經核酸檢測確診,以及7,990宗經快測陽性呈報平台確診。第五波累計逾107.5萬人確診。

 

  新增1宗安老院舍感染報告,涉1名院友確診。截至3月18日,當局已為全港院友接種最起碼一劑的疫苗,接種率已達55%,但部分院友因染疫而未能接種,目標是4月底為合資格的院友打針,直至接種率達9成。衞生署衞生防護中心總監徐樂堅表示,目前70歲以上長者的接種率為70%,大約28萬人還未接種疫苗,他呼籲這些長者盡快接種,希望可以在4月底前,70歲以上長者的接種率可達到9成

 

  醫管局指,約20名病人入院篩查或於院內檢測時確診,約40名同房病人被列為密切接觸者;至今逾20,184名醫管局員工染疫,逾14,859人已復工。

 

  現時有11,485名確診及初步確診病人留醫,其中38人危殆,73人情況嚴重,103人在深切治療部留醫。過去二十四小時,有170名對病毒呈陽性的人士離世,涉及93男77女,年齡介乎29歲至106歲,106人無打針,41人已打一針,19人已打兩針,4人已打三針。3月20日至3月21日有35名病人離世,涉及21男14女,年齡介乎51至102歲,由於數據滯後,至今日才公布。

 

部分較年輕的死者詳情:

 

  29歲男病人,已打兩針,本身有甲狀腺失調,1月27日到屯門醫院急症室求醫,當時已發燒兩星期,有腳腫、氣促,診斷是甲狀腺風暴,入院病情反覆,有持續發燒,3月3日測試呈陽性,3月22日病情急劇惡化,急救無效而離世,死因不確定。

 

  30歲女病人,無打針,本身有長期病患,平時行動不便,3月18快測陽性,3月19日到仁濟醫院求醫,當時有發燒、氣促,有用抗生素,惟病情惡化,至昨日離世。

 

  58歲男病人,住院舍,無打針,本身有長期病,3月9到瑪麗醫院急症室求醫,當時有咳嗽、氣促及發燒,亦有肺炎,經治療後檢測已呈陰性,3月16日轉到東華醫院,惟3月21日病情急劇惡化,至昨日離世。

 

  59歲男病人,已打兩針,本身患有末期癌症,2月7因氣促到瑪麗醫院急症求醫室,2月9日轉院,一直要聞氧氣,有用抗生素,至3月21日因確診而轉去隔離病房,至昨日離世。

 

昨日強檢10棟大廈過去7天有逾50宗確診個案

 

  政府昨日恢復發出強制檢測公告,並把10棟樓宇納入強檢公告,包括沙田乙明邨明耀樓、石硤尾石硤尾邨美如樓、黃大仙竹園北邨桃園樓、大埔廣褔邨廣智樓、將軍澳寶林邨寶德樓、屯門湖景邨湖光樓、屯門大興邨興盛樓、柴灣漁灣邨漁順樓、葵涌荔欣苑荔影閣和藍田平田邨平真樓,要求在指定期間曾身處以上樓宇的人士接受新冠病毒核酸檢測。衞生署衞生防護中心傳染病處首席醫生歐家榮表示,會以風險為本的原則選擇高風險的地區,現時主要是住宅單位,而昨日強檢的10棟大廈在過去7天有50宗確診個案。

 

Read More:快測陽性申唔申報?7成受訪者指親友無申報!點解拒絕申報?有無法律責任?醫生:打亂疫苗接種時間表兼影響用藥!

 

Read More:新冠康復後遺症 | 容易疲勞乏力?理大教「康復八式」,促進心肺、肌肉健康!康復者、在家抗疫都啱!(附影片及文字教學)


3月22日更新︰

 

  本港單日新增14,152宗確診個案(其中10宗為輸入個案),包括4,296宗經核酸檢測確診,以及9,856宗經快測陽性呈報平台確診。第五波累計逾106.3萬人確診。

 

  當局昨日收到2宗院舍感染報告,涉2宗院友確診。

 

  醫管局指,20名病人入院篩查或於院內檢測時確診,約30名同房病人被列為密切接觸者;至今逾19,922名醫管局員工染疫,逾14,068人已復工。

 

  現時有11,646名確診及初步確診病人留醫,其中41人危殆,82人情況嚴重,114人在深切治療部留醫。過去二十四小時,有190名對病毒呈陽性的人士離世,涉及105男85女,年齡介乎42歲至107歲,111人無打針,46人已打一針,31人已打兩針,2人已打三針。3月7日至3月20日有47名病人離世,涉及17男30女,年齡介乎60至102歲,由於數據滯後,至今日才公布。

 

部分較年輕的死者詳情:

 

  42歲男病人,已打三針,本身有嚴重心臟病,曾接受器官移植手術。患者3月初一直發燒,3月20日因發燒及氣促到博愛醫院求醫,入院後已不清醒,至翌日死亡。

 

  54歲男病人,沒有打針,本身有癌症,亦有腦出血紀錄。

 

  55歲男病人,已打兩針,本身有高血壓及糖尿病。患者於2月底快測呈陽性,3月8日到瑪嘉烈急症室求醫,照X光證實有肺炎,腎功能差,及後情況穩定轉往復康及療養設施,3月15日深喉唾液樣本CT值已達30(即病毒量較低),惟3月21日不清醒,搶救無效離世。

 

  56歲女病人,已打兩針,住殘疾院舍。

 

  60歲女病人,已打一針,為院舍院友,本身有高血壓及糖尿病。患者於3月20日去屯門醫院急症求診,當時快速檢測呈陽性,有氣促,曾處方類固醇及瑞德西韋,亦需插喉及注射強心針,惟情況惡化,至3月21日下午離世。

 

  衞生署衞生防護中心傳染病處首席醫生歐家榮表示,留意到有經核酸檢測確診的患者未能入院,一直留在家中直至康復仍未收到隔離令。他為此感到抱歉,指衞生署會盡快向相關人士補發短訊,有關人士經短訊連接上網登記身份證號碼,便可取得隔離令。如市民對於隔離令有疑問,亦可經電郵聯絡衞生署。電郵地址為:ratp@dh.gov.hk

 

3月21日更新︰


      本港單日新增14068宗確診個案,其中3宗為輸入個案。快測陽性呈報平台則錄得9545宗呈報個案。第五波疫情以來,至今累計有5906名患者死亡,死亡率為0.56%。



  當局沒有收到院舍感染報告。過去兩周,共有111間安老院及61間殘疾人士院舍爆發疫情。


  醫管局指,50名病人入院篩查或於院內檢測時確診,約30多名同房病人被列為密切接觸者;至今逾19000名醫管局員工染疫,逾13000人已復工。


  現時有11103名確診及初步確診病人留醫,其中43人危殆,69人情況嚴重,117人在深切治療部留醫,另有392人康復出院。

      再多223人死亡;過去二十四小時,有179人離世,涉及102男77女,年齡介乎44歲至103歲。3月15日至3月19日有名病人離世,涉及20男23女,年齡介乎14至101歲,由於數據滯後,至今日才公布,其中14歲男小朋友因高處墜下送院,期後發現染疫。


  部分較年輕的死者詳情:

-    44歲男病人︰無打針,因為血糖低入院、3月20日昏迷不醒
-    57歲男病人︰無打針,本身行動不便,有心臟病,因為心肌梗塞入院進行通波仔手術,3月19日血壓急升,情況急速轉診
-    56歲病人︰已打兩針,患腎病、須洗肚、因氣促和腳腫到瑪嘉烈醫院急症室求醫,病情期後轉差
-    58歲病人︰無打針,本身患有肝硬化、因頭暈、氣促到明愛醫院急症室求醫,有肺炎,病情期後轉差
-    58歲男病人︰無打針、有糖尿及中風病歷,入院後不治

      有消息指,港府擬擴大適用範圍至公院及診所,到訪者及病人須已打針。醫院管理局總行政經理(綜合臨床服務)李立業醫生表示,療機構會以救人為先為目的,強調會彈性處理。

    被問及下月放寬防疫措施會否影響走勢,衞生署衞生防護中心傳染病處主任張竹君表示,放寬防疫措施後疫情現反彈並不出奇,但要視乎當時的個案數量及疫情情況。她又指,防疫措施非馬上放寬,且進入會放寬的場所均須戴口罩,認為是謹慎逐步放寬。

 

3月18日更新︰


      本港單日新增20082宗確診個案,其中3宗為輸入個案。快測陽性呈報平台則錄得12116宗呈報個案。第五波疫情以來,至今累計有5188名患者死亡,死亡率為0.5%。



  再多10間院舍出現確診個案,3間為安老院舍,7間為殘疾院舍,涉及89名院友、47名員工。過去兩周,共有227間安老院及101間殘疾人士院舍爆發疫情。


  醫管局指,20名病人入院篩查或於院內檢測時確診,40名同房病人被列為密切接觸者;至今逾18000名醫管局員工染疫,逾10000人已復工。

 

  現時有名10532確診及初步確診病人留醫,其中65人危殆,115人情況嚴重,115人在深切治療部留醫,另有1074人康復出院。

      再多265人死亡,其中醫管局呈報259宗,法醫通報6宗。去二十四小時,有206人離世,涉及122男84女,年齡介乎25歲至106歲。3月1日至3月16日有53名病人離世,涉及30男23女,年齡介乎62-102歲,由於數據滯後,至今日才公布。


  部分較年輕的死者詳情:

-    25歲病人︰患先天性腎多囊、高血壓
-    46歲病人︰患腎病、須洗腎
-    50歲病人︰患肺癌,已擴散到肝
-    51歲病人︰患癌,已擴散到肝及其他地方
-    52歲病人︰患癌,已擴散到肝及其他地方
-    54歲病人︰患糖尿、高血壓
-    54歲病人︰患小腦萎縮、糖尿、高血壓
-    56歲病人︰患癌,有接受化療
-    58歲病人︰患腦癇、糖尿、高血壓、乙型肝炎等,不良於行
-    59歲病人︰患遺傳染色體病、腎問題、高血壓、甲狀腺有問題
-    61歲病人︰患糖尿、有精神健康問題
-    62歲病人︰患晚期腎衰竭


      對於網上流傳內地醫護與香港醫護合作的分工表,被指有分工不均情況。醫院管理局總行政經理(質素及標準) 劉家獻醫生指,早前內地首批資深護理主任和醫管局護士團隊在初期演練時,因應分階段熟悉系統及工作流程,擬定了分工計劃及進行壓力測試。現時,內地及香港護理團隊已完成對接討論,雙方達成共識,會一起負責臨床護理工作。

       另外,政府今日較早前宣布由3月21日上午八時起,已接種兩劑新冠疫苗的18歲至59歲人士,可以預約於接種第二劑疫苗三個月後接種第三劑疫苗。網上預約系統同時會開放予12歲或以上的免疫力弱人士,預約在接種第三劑疫苗後相隔三個月接種額外一劑,即第四劑疫苗。
 


3月17日更新︰


      本港單日新增21650宗確診個案,其中9宗為輸入個案。快測陽性呈報平台則錄得13022宗呈報個案。第五波疫情以來,至今累計有4923名患者死亡,死亡率為0.5%。



  再多4間院舍出現確診個案,全部為安老院舍,涉及98名院友、14名員工。過去兩周,共有262間安老院及106間殘疾人士院舍爆發疫情。


  醫管局指,35名病人入院篩查或於院內檢測時確診,40名同房病人被列為密切接觸者;至今逾1萬8千名醫管局員工染疫,逾1萬人已復工。

 

  現時有10552名確診及初步確診病人留醫,其中58人危殆,115人情況嚴重,119人在深切治療部留醫,另有1112人康復出院。

      去二十四小時,有202人離世,涉及120男82女,年齡介乎20歲至104歲。3月5日至3月15日有名病人離世,涉及45男42女,年齡介乎40-104歲,由於數據滯後,至今日才公布 。其中,40歲病人因高處墜下入院,期後發現染疫。


  部分較年輕的死者詳情:

-    20歲病人︰患先天性心臟結構問題,血氧量長期處於低位
-    24歲病人︰患遺傳性肌肉萎縮、心臟問題、脂肪肝
-    46歲病人︰患糖尿病、高血壓、晚期腎衰竭、因為洗肚發炎而入院
-    49歲病人︰因為呼吸衰竭而到急症室求醫,已轉介死因庭
-    57歲病人︰患腦癇症、血小板低、乙型肝炎帶菌者
-    57歲病人︰患糖尿病、高血壓、曾中風、腦癇
-    59歲病人︰患遺傳性新陳代謝問題、曾中風



      醫管局宣布,明日早上7時起,除打預約電話及關愛預約專線預約23間診所外,曾在醫管局登記或使用醫療服務的人士,可以下載HA Go 應用程式,預約指定指定診所,市民可以在程式內查閱診症名額狀況,可為自己或其他人預約,可隨時查詢及取消診期,只要先下載及註冊HA Go,成為會員即可用有關功能。醫管局指,第二階段會盡快覆蓋至其他人。



3月16日更新︰


      本港單日新增29272宗確診個案,其中11宗為輸入個案。快測陽性呈報平台則錄得14818宗呈報個案。第五波疫情以來,至今累計有4634名患者死亡,死亡率為0.48%。衞生署衞生防護中心總監徐樂堅指出,自3月7日起推出快測呈報平台,共收到逾18萬宗個案;確診數字在3月2日至3日為最高峰,每日有約7萬宗個案;在過往7日,每日有約3萬宗個案,一半經核酸檢測,一半為快速測試結果。



  再多11間院舍出現確診個案,包括8間安老院舍、3間殘疾院舍,涉及104名院友、47名員工。過去兩周,共有279間安老院及122間殘疾人士院舍爆發疫情。


  醫管局指,40名病人入院篩查或於院內檢測時確診,約40名同房病人被列為密切接觸者;至今逾18000名醫管局員工染疫,逾8000人已復工。

 

  現時有10368名確診及初步確診病人留醫,其中81人危殆,138人情況嚴重,119人在深切治療部留醫,另有1058人康復出院。

      去二十四小時,有217人離世,涉及124男93女,年齡介乎35歲至105歲。3月8日至3月14日有61名病人離世,涉及34男27女,年齡介乎42歲至105歲,由於數據滯後,至今日才公布。


  部分較年輕的死者詳情:

-    35歲病人︰乙型肝炎患者、患肝癌、已有擴散情況
-    40歲病人︰腦出血、無法溝通、須插胃喉
-    42歲病人︰患大腸癌、已有擴散情況
-    44歲病人︰因腦出血入院、經篩查後發現呈陽性
-    55歲病人︰患遺傳神經纖維瘤、曾接受多次腦部手術、須插胃喉
-    57歲病人︰患遺傳染色體疾病、癲癇
-    58歲病人︰有鼻咽癌的記錄、生前服用類固醇

      醫管局報告,今早有兩名病人送到北大嶼山醫院急救後死亡,兩人分別90歲及92歲女患者。兩人送院情況嚴重,分別在9點09分及9點16分離世,兩人均有長期病患、無打針資料。另外,一位72歲的男病人都由亞博送北大嶼山醫院,現時情況穩定。

      徐樂堅表示,留意到市民向快速檢測平台呈報個案後未能取得隔離令,早前發現部分手提電話型號因兼容問題未能下載,已經處理。如市民有同樣情況,可致電熱線1836119留言等候跟進。


3月15日更新︰


      本港單日新增27765宗核酸檢測確診個案,並中11952宗為本地個案。快測陽性呈報平台則錄得15809宗呈報個案。第五波疫情以來,至今累計有4355名患者死亡,死亡率為0.58%。


  再多6間院舍出現確診個案,包括5間安老院舍、1間殘疾院舍,涉及43名院友、13名員工。第五波疫情以來,累計757間安老院舍有人感染。


  醫管局指,35名病人入院篩查或於院內檢測時確診,45名同房病人被列為密切接觸者;至今共有15766名醫管局員工染疫,逾7000人已復工。

 

  現時有10228名確診及初步確診病人留醫,其中62人危殆,145人情況嚴重,111人在深切治療部留醫,另有905人康復出院。

      過去二十四小時,有228人離世,涉及130男97女,年齡介乎19歲至107歲。3月8日至3月13日有56名病人離世,涉及37男19女,年齡介乎26歲至101歲,由於數據滯後,至今日才公布。在2月27日至3月1日,有5宗經法醫科殮房呈報個案,全部男性,在家中死亡,年齡介乎57歲至81歲。
 

  部分較年輕的死者詳情:

-    19歲病人︰患血科癌症,色疫力較差
-    40歲病人︰智障人士,患心臟、甲狀腺問題
-    43歲病人︰免疫力有問題,患丙型肝炎、肺結核、腦部有膿瘡
-    47歲病人︰患心臟、呼吸系統問題、糖尿病、高血壓
-    48歲病人︰中度智障、患乙型肝炎、癲癇
-    49歲病人︰患遺傳病、腦血管有問題、癲癇
-    51歲病人︰患糖尿病、晚期腎期衰竭
-    55歲病人︰患高血壓、曾中風、須插胃喉
-    57歲病人︰患血管先天性問題,曾中風、心臟和腎臟都有問題、曾洗肚
-    26歲病人︰嚴重智障人士、癲癇、須插胃喉


      今日6時起會啟用「隔離護理觀察系統」,支援在社區或社區隔離設施的確診人士使用,他們會經SMS收到一條連結,可以在網上登記個人、檢查和健康狀況資料,系統會提示出現「警告徵症」的病人應去急症室求醫或聯絡社區隔離設施職員。假如病人申報有高風險因素如5歲以下、懷孕28周以上、器官移植病人、免疫低病人等,會提示預約去指定診所,「 護訊鈴」亦會跟進有關情況。當局呼籲,平台只供社區或隔離設施病人使用,其他市民不要隨便登入。


      醫管局指,昨日有內地援港醫療團隊成員抵港,明日或後日會開始照顧病人。內地醫療團體成員來港後,都會以名譽僱員身份在亞博工作,由醫管局做保障,若團隊出現問題,醫管局會承擔最終責任。


      另外,醫院管理局總行政經理(質素及標準)劉家獻指出,由於第5波疫情人院入數較大,故亞博社區設施會接收長者或有長期病患病人。醫護人員會適時為病人評估,盡量為病人轉身、換尿片、清潔皮膚、抹身。

 


3月14日更新︰


      本港單日新增26908宗核酸檢測確診個案,沒有輸入個案。快測陽性呈報平台則錄得14868宗呈報個案。第五波疫情以來,至今累計有4066名患者死亡,死亡率為0.56%。衞生署衞生防護中心傳染病處主任張竹君醫生指出,本港市面人流似乎有回升,呼籲市民盡量減少外出。她又指,按世衛指引康復個案3個月內再復發機會較小,會有免疫力,但建議康復個案要注重身體。



  再多11間院舍出現確診個案,包括間7安老院舍、4間殘疾院舍,涉及46名院友、2名員工。第五波疫情以來,累計752間安老院舍有人感染。


  醫管局指,40名病人入院篩查或於院內檢測時確診,約50多名同房病人被列為密切接觸者;至今共有15277名醫管局員工染疫,逾6000人已復工。

 

  現時有9905名確診及初步確診病人留醫,其中97人危殆,112人情況嚴重,104人在深切治療部留醫,另有375人康復出院。

      去二十四小時,有249人離世,涉及151男98女,年齡介乎39歲至105歲。2月27日至3月12日有37名病人離世,涉及22男15女,年齡介乎64歲至106歲,由於數據滯後,至今日才公布。



  部分較年輕的死者詳情:

-    39歲病人,患有癌症,出現擴散情況,有接受抗癌治療
-    40歲病人,患有遺傳鐵質新陳代謝問題,沒有求醫,發現有肝衰竭的情況,情況惡化,進入深切治療部後離世
-    52歲病人,患有遺傳染色體問題,出現中風、丙型肝炎、癲癇、須靠胃喉進食
-    53歲病人,患有遺傳退化問題,溝通有困難
-    54歲病人,有癌症,出現擴散至骨、淋巴,有服用抗癌藥物
-    57歲病人,患有血癌,出現擴散至淋巴,需服藥
-    57歲病人,副甲狀腺問題,胰臟發現有腫瘤,出現肝硬化
-    57歲病人,患有血癌,出現擴散至肝、肺、淋巴
-    59歲病人,為智障人士,有癲癇問題


      醫院管理局總行政經理(質素及標準)劉家獻表示,醫管局明日起將會額外啟動6間指定診所,累計共有23間診所,患者須預約診症。另外,明日起亦增設關愛預約專線,供較高風險人士預約,包括70歲以上長者、5歲以下小朋友、28周以上孕婦,免疫力較低的病人等。

      6  間新增指定診所︰

-    環翠普通科門診診所
-    橫頭磡賽馬會普通科門診診所
-    藍田分科診所普通科門診診所
-    石硤尾普通科門診診所
-    青衣市區普通科門診診所
-    容鳳書健康中心

 


3月11日更新


      本港單日新增18888宗核酸檢測確診個案,其中18884宗為本地個案。快測陽性呈報平台則錄得10493宗呈報個案。第五波疫情以來,本港累計逾63.4萬宗陽性個案,死亡率為0.51%。衞生署衞生防護中心傳染病處首席醫生歐家榮指出,感染數字似乎有少少跡象受控,但難以單憑一兩日數據判斷,未見疫情有開始下降趨勢,社區仍有很多傳播鏈。



  再多13間院舍出現確診個案,包括9間安老院舍、4間殘疾院舍,涉及265名院友、33名員工。第五波疫情以來,累計731間安老院舍有人感染。


  醫管局指,80名病人入院篩查或於院內檢測時確診,約120名同房病人被列為密切接觸者;至今共有13310名醫管局員工染疫,逾5000人已復工。

 

  現時有9760名確診及初步確診病人留醫,其中79人危殆,122人情況嚴重,76人在深切治療部留醫,另有877人康復出院。

      去二十四小時,有196人離世,涉及127男69女,年齡介乎24歲至107歲。2月28日至3月9日有98名病人離世,涉及59男39女,年齡介乎34歲至100歲,由於數據滯後,至今日才公布。

 

  部分較年輕的死者詳情:

-    24歲女病人,有先天性遺傳綜合症,為院舍院友,出現嘔吐、抽筋,病情惡化得好快,至昨日離世
-    另有5名病人,年齡介乎50至59歲,皆居住在院舍、大多患長期病患、臥床須他人照顧,部分病人須洗腎


      醫管局表示,目前已經開始使用默沙東新冠口服藥,而輝瑞的新冠藥物將於下星期抵港,稍後指定診所或是安老院舍會為合適病人處方口服藥。



      對於網上流傳死者遺體擺放在醫院的相,醫管局回應指相片只是反映較早前的情況。當局表示,過去數星期感染新冠肺炎或因其他病情而離世的病人數目大幅增加,對公院的殮房造成好大壓力。現時部分醫院的放遺體的空間已飽和,已加設臨時處理遺體的空間,病人離世後會有既定程序處理遺體及盡快移送殮房存放。

 

 

 


3月10日更新︰


      本港單日新增24390宗核酸檢測確診個案,其中24380宗為本地個案。快測陽性呈報平台則錄得7012宗呈報個案。第五波疫情以來,本港累計逾60.4萬宗陽性個案。在過去一星期中,觀塘區成重災區,佔12.8%,其次為元朗(佔9.6%)、沙田(佔9%)。


      衞生防護中心傳染病處首席醫生歐家榮指,過去4日,每日個案介乎2.5萬至3萬宗,趨勢高峰似乎已見頂,有回落的跡象,但他提醒市民不應鬆懈。


  再多23間院舍出現確診個案,包括12間安老院舍、11間殘疾院舍,涉及144名院友、46名員工。第五波疫情以來,累計725間安老院舍有人感染。


  醫管局指,40名病人入院篩查或於院內檢測時確診,約70弘名同房病人被列為密切接觸者;至今共有12554名醫管局員工染疫,逾4000人已復工。

 

  現時有9350名確診及初步確診病人留醫,其中75人危殆,173人情況嚴重,71人在深切治療部留醫,另有879人康復出院。

      再多281宗死亡個案,第五波疫情累計死亡人數達2937,目前死亡率是0.49%,當中逾9成死者生前沒有打針,死者年齡的中位數是85歲。去二十四小時,有180人離世,涉及123男57女,年齡介乎47歲至112歲。2月28日至3月8日有101名病人離世,涉及57男44女,年齡介乎52歲至103歲,由於數據滯後,至今日才公布。

 

  部分較年輕的死者詳情:

-    47歲女病人,本身有腫瘤擴散的情況
-    48歲男病人,無長期病患,3月6日自行快測呈陽性,3月8日到急症室求醫,有肚痛不適,發現有壞死性的筋膜炎,最後出現細菌性敗血病
-    49歲男病人、54歲男病人、57歲女病人、59歲女病人,四位均有長期病患,部分病人須洗腎和患癌症


      醫管局宣布,東華三院馮堯敬醫院將會在明日轉作定點醫院,提供260張病床接收新冠病人,原有病人轉去大口環及麥理浩醫院,老人日間服務亦會暫停。目前,中大醫院、法國醫院、浸會醫院、聖保祿醫院、播道醫院及仁安醫院,合共提供263張病床接受公營醫院轉介的病人,醫管局也轉介了94名病人到相關私院治療。


3月9日更新︰

 

  本港單日新增25,991宗核酸檢測確診個案,其中25,984宗為本地個案。快測陽性呈報平台則錄得32,766宗呈報個案,其中約9,700宗是在3月6日進行採樣,衞生署衞生防護中心傳染病處首席醫生歐家榮指,由於快速測試平台於3月7日下午6時才推出,所以將部分於3月6日採樣的人士納入昨日呈報的個案。

 

  再多27宗院舍出現確診個案,包括20間安老院舍、7間殘疾院舍,涉及278名院友、92名員工。第五波疫情以來,累計710間安老院舍有人感染。

 

  醫管局指,約70名病人入院篩查或於院內檢測時確診,逾90名同房病人被列為密切接觸者;至今共有11,569名醫管局員工染疫,約3,425人已復工。

 

  現時有8,883名確診及初步確診病人留醫,其中68人危殆,107人情況嚴重,另有807人康復出院。過去二十四小時,有195人離世,涉及126男69女,年齡介乎41歲至105歲,其中178人是65歲以上的長者,其中1人已打三針,19人已打兩針,30人已打一針。2月27日至3月67日有95名病人離世,涉及59男36女,年齡介乎47歲至100歲,由於數據滯後,至今日才公布。

 

  部分較年輕的死者詳情:

 

  41歲女病人,在家中暈倒,入院後發現有腦出血情況並證實染疫。

 

  45歲女病人,本身患有癌症。

 

  另有8位死者的年齡介乎50至56歲,他們分別是癌症患者、院友,或長期需要照顧的人士。

 

醫管局優先安排4類社區確診病人接受治療

 

  醫管局總行政經理(病人安全及風險管理)何婉霞指,醫管局現時正加強社區治療,特別關心高風險群組,包括70歲以上長者、5歲以下兒童、懷孕28周以上的孕婦、以及免疫力受抑制的病人。他們可優先透過以下渠道接受醫療及支援服務:

 

  —預約到醫管局轄下指定診所求診。若名額已滿,患者可按診所安排到診所取藥,紓緩病徵。指定診所稍後亦可為合適病人處方新冠病毒口服藥。

 

  —「護訊鈴」護士團隊會每天檢視確診者名單,主動接觸當中的高風險病人,評估他們的健康狀况,提供相關資訊及支援,並按需要建議病人到指定診所就醫。

 

  —致電醫療查詢支援熱線:1836115,可按需要轉介醫生提供遙距電話診症服務,目前共設100條電話線予有需要人士查詢。

 

伊利沙伯醫院今日起轉為定點醫院

 

  她又指,伊利沙伯醫院今日起轉為定點醫院,集中接收新冠病人,院內約380名非新冠病人將於未來數天轉院或出院;救護車只會將有生命危險的病人送到伊利沙伯醫院,至於其他創傷病人將會轉送到瑪麗醫院及威爾斯親王醫院。伊利沙伯醫院附近的逸東酒店將會安排房間予有需要的醫護人員入住,讓他們可以專心治療病人。

 

  將來如有需要,醫管局亦擬將律敦治醫院、靈實醫院、東華三院馮堯敬醫院轉為定點醫院。

 

3月8日更新︰

 

  本港單日新增28,475宗確診個案,其中28,466宗為本地個案。快速測試呈報平台昨晚接獲14,715宗有效呈報(為3月6日至3月7日檢測陽性個案),其中2,018宗已核實資料並發隔離令;至於2月26日至3月5日的個案,需要3月14日後才會有具體數字。衞生署衞生防護中心傳染病處首席醫生歐家榮表示,現階段快測陽性市民可自願選擇是否呈報,因市民快速檢測也屬自願行為,惟希望市民善用系統向政府呈報,讓政府可以掌握疫情趨勢。

 

  再多23宗院舍出現確診個案,包括15間安老院舍、8間殘疾院舍,涉及234名院友、44名員工。衞生署衞生防護中心傳染病處首席醫生歐家榮表示,第五波疫情以來,累計690間安老院舍有人感染,佔全港約86.9%安老院舍。

 

  醫管局指,約69名病人入院篩查或於院內檢測時確診,約79名同房病人被列為密切接觸者;至今共有10,400名醫管局員工染疫,約2,394人已復工。

 

  現時有8,359名確診及初步確診病人留醫,約2,300人於社區隔離設施接受隔離;其中74人危殆,105人情況嚴重,另有778人康復出院。過去二十四小時,有160人離世,涉及92男68女,年齡介乎4歲至105歲,其中145人是65歲以上的長者,其中19人已打兩針,25人已打一針;昨日新增死亡個案中,有4人是在家中當場死亡,並無經醫管局系統呈報,涉及3男1女,年齡介乎32至85歲,均患有慢性疾病。他們在2月16至3月2日期間死亡。2月21日至3月6日有127名病人離世,涉及68男59女,年齡介乎56歲至102歲,由於數據滯後,至今日才公布。

 

  部分較年輕的死者詳情:

 

  4歲女童,個案詳情已於昨日記者會交代。

 

  20歲男病人,本身患有心漏及腎病等,沒有接種疫苗。

 

  25歲男病人,住院舍,患有腦癇症。

 

  36歲男病人,住院舍,患有腦癇症和唐氏綜合症。

 

3月7日更新︰

 

  本港單日新增25,150宗確診個案,其中25,118宗為本地個案。

 

  再多18宗院舍出現確診個案,包括11間安老院舍、7間殘疾院舍,涉及69名院友、43名員工。衞生署衞生防護中心傳染病處首席醫生歐家榮表示,第五波疫情以來,累計673間安老院舍有人感染,佔全港約84.8%安老院舍。

 

  醫管局指,約38名病人入院篩查時確診,約40名同房病人被列為密切接觸者;至今共有9,463名醫管局員工染疫,約1,529名員工已復工。

 

  現時有8,010名確診及初步確診病人留醫,約2,300人於社區隔離設施接受隔離;其中75人危殆,106人情況嚴重,另有388人康復出院。過去二十四小時,有161人離世,涉及106男55女,年齡介29歲至102歲,其中147人是65歲以上的長者,其中1人已打三針,13人已打兩針,21人已打一針。2月24日至3月3日有119名病人離世,涉及76男43女,由於數據滯後,至今日才公布。

 

  部分較年輕的死者詳情:

 

  29歲女病人,患有癌症。

 

  36歲女病人,患有甲狀腺內分泌失調,不適數天,3月5日暈倒,救護人員到達時已發現沒有心跳,搶救後送入深切治療部留醫,惟最終不治。

 

  45歲男,患有腎病。

 

  49歲女,患有癌症。

 

  另有2位小童離世,包括一名8歲女童,本身患甲狀腺病,3月6日有發燒,家人曾帶她到私家醫院求醫,當時快速檢測呈陽性,獲處方藥物後回家,到今早7時情況惡化,不省人事,送往瑪麗醫院搶救,惟至今早8時不治,案件將交死因庭跟進。

 

  另一位為4歲女童,本身患先天心臟病,因出現嘔吐等徵狀,被送往瑪麗醫院急症室,當時曾心跳停頓,搶救後成功恢復,轉往兒童深切治療部留醫,惟今早8時再出現心跳停頓的情況,延至9時許不治,案件將交死因庭跟進。

 

  快速測試陽性個案網上呈報平台今日下午6時起啟用,詳情:快測陽性呈報平台今日下午6時啟用!呈報個案需提交甚麼資料?「陽轉陰」仍要申報嗎?(附平台連結)

 

3月4日更新︰

 

  再多46宗院舍出現確診個案,包括34間安老院舍、12間殘疾院舍,涉及552院友、187名員工。衞生署衞生防護中心傳染病處首席醫生歐家榮指,就院舍院友接種疫苗方面,政府經諮詢專家後決定,現時注射科興的院友,其第1針和第2針之間的緩衝期,將由28日縮短至21日,復必泰則維持相隔21日。至於從未接種過疫苗的康復者,可於4星期後再打針。

 

  現時有7,360名確診及初步確診病人留醫,約1,100人於竹篙灣隔離;其中54人危殆(37人無打針),85人情況嚴重(59人無打針),另有494人康復出院。過去二十四小時,有136人離世,涉及76男60女,年齡介29歲至102歲,其中131人是65歲以上的長者,只有17人已打兩針,21人已打一針。2月23日至3月5日有52名病人離世,涉及33男19女,年齡介乎56歲至104歲,由於數據滯後,至今日才公布。

 

  部分較年輕的死者詳情:

 

  29歲男病人,住殘疾院舍,2月23日晚到瑪嘉烈醫院急症室,有發燒及氣促,至昨日死亡。

 

  55歲女病人,住院舍,有長期病患, 3月2日下午到明愛醫院急症室,有肺炎、氣促及發燒,至昨日凌晨3時死亡。

 

  55歲女病人,住院舍,有患癌記錄,2月23下午去瑪麗醫院急症室,有發燒及氣促,至昨日死亡。

 

  快速測試陽性個案網上呈報平台原定於本周內推出,惟歐家榮今日在記者會上表示,因平台涉及複雜細節,希望推出時可以盡量順暢,故仍然需要時間處理,暫時仍未有確實推出日期。他又指,平台亦有追溯期,暫定2月26日之後快速測試呈陽性的市民都可以申報。

 

3月3日更新︰

 

  再多37宗院舍出現確診個案,包括21間安老院舍、16間殘疾院舍,涉及556院友、228名員工;至今累計710間院舍爆疫,涉及4,100名院友及1,300名員工。

 

  醫管局表示,約60名病人入院篩查時確診,約130名同房病人被列為密切接觸者;至今共有5,251名醫管局員工染疫,約600名員工已復工。

 

  現時有6,400名確診及初步確診病人留醫,760人於竹篙灣隔離;其中78人危殆(52人無打針),116人情況嚴重(64人無打針),另有564人康復出院。過去二十四小時,有144人離世,涉及85男59女,年齡介乎42歲至102歲,其中134人是長者,只有10人已打兩針,10人已打一針。2月24日至3月1日有42名病人離世,涉及26男16女,年齡介乎53歲至108歲,由於數據滯後,至今日才公布。

 

部分較年輕的死者詳情:

 

  42歲男病人,為小欖醫院病人,本身有殘障,因確診轉往內科病房,至昨日早上不治。

 

  44歲男病人,住院舍,行動不便,2月27日下午發燒氣促,送往廣華醫院急診室急救,至昨日不治。

 

  51歲女病人,本身有癌症, 2月26日到將軍澳醫院急症室求診,因出現精神錯亂及情況轉差而轉入內科病房,至昨日不治。

 

  52歲男病人,本身有癌症,3月2日早上到東區醫院急症室,因有肺炎而須插喉搶救,同日下午不治。

 

  54歲男病人,本身無疾病紀錄,今年1月打一針疫苗,2月22日快速測試陽性,因發燒氣促而於2月23日凌晨到聯合醫院急症室,及後情況轉差,檢查發現有肺動脈栓塞,轉入深切治療部,最終延至昨日下午不治。

 

  55歲男病人,住院舍,本身有殘障,3月1日血壓低,因發燒及血壓低到屯門醫院急症室,入隔離病房,至昨日不治。

 

  56歲女病人,住院舍,2月23日下午因發燒氣促到北區醫院急症,至昨日不治。

 

  57歲女病人,本身有癌症,3月1日下午因發燒威爾斯親王醫院急症,至昨日不治。

 

3月2日更新︰

 

  再多55宗院舍出現確診個案,包括40間安老院舍、15間殘疾院舍,涉及488院友、228名員工;至今累計670間院舍爆疫,涉及3,650名院友及1,150名員工。

 

  醫管局表示,約70名病人入院篩查時確診,約150名同房病人被列為密切接觸者;至今共有4,322名醫管局員工染疫,600名員工已復工。

 

  現時有6,400名確診及初步確診病人留醫,760人於竹篙灣隔離;其中64人危殆(55人無打針),88人情況嚴重(64人無打針),另有590人康復出院。過去二十四小時,有117人離世,涉及73男44女,年齡介乎58歲至100歲,其中111人是長者,只有6人已打兩針,16人已打一針。

 

部分較年輕的死者詳情:

 

  59歲女病人,本身有長期病患(腎病),於天水圍醫院洗血中心病情惡化,2月28日入院,3月1日凌晨約2時離世。

 

  61歲男病人,本身有長期病患(腎病),在家抽筋暈到,送拿打素急症症室,3月1日凌晨入院,同日離世。

 

  58歲女病人,因精神病於九龍醫院長期住院,其後感染新冠肺炎致病情惡化,及後轉送伊利沙伯醫院,至昨日下午離世。

 

  60歲男病人,有癌症病史,2月15日送瑪嘉烈急症室,3月1日早上離世。

 

  被問及快速測試呈報網站何時推出,歐家榮表示,具體日期會在推出後由食衞局公布,平台設有追溯期,舊個案不會加入當日新增確診數字。市民如在指定日期快速測試陽性便需要登記,讓當局掌握實際確診數量,判斷疫情走勢。如檢測陽性市民在檢測陽性第7日測試已轉為陰性,無須再被隔離,只要登記及提供身份證及檢測陽性樣本相片,當局便會透過電子方法補發隔離令予市民。


3月1日更新︰

 

  今日再多34宗院舍出現確診個案,包括25間安老院舍、9間殘疾院舍,涉及249名院友、30名員工;至今累計615間院舍爆疫,涉及3,150名院友、900名員工。

 

  現時有6,124名確診及初步確診病人留醫,570人於竹篙灣隔離;其中57人危殆(47人無打針),88人情況嚴重(64人無打針),另有690人康復出院。過去二十四小時,有117人離世,涉及68男49女,年齡介乎47歲至99歲,其中106人是長者,只有15人已打兩針,16人已打一針。

 

  部分屬60歲以下的死者詳情:

 

  47歲女病人,本身有免疫系統疾病,26日因發燒到天水圍醫院急診室求醫,當時有心肌梗塞,轉送屯門急診室入院,至昨日早上離世。

 

  52歲男病人,本身有糖尿病,25日因糖尿病併發症到東區醫院急診室求醫,被送入深切治療部,至昨日早上離世。

 

  58歲男病人,本身沒有長期病患,27日下午到伊利沙伯醫院急診室求醫,入院時有肺炎及肺積水,至昨日早上去世。據了解,死者入院前十日已開始感覺不適,沒有打針。

 

Read More:新冠肺炎自救懶人包|中招要食藥打底?發燒食中藥不「翻燒」?應該點戒口?一文睇晒確診在家調養FAQ

Read More:居家抗疫儲糧攻略!哪些蔬果牛奶最耐放?急凍肉類點揀唔打爆雪櫃?別忘了儲備「開心食物」!

 

2月28日更新︰

 

  再多49間院舍出現個案,其中3間位於港島、32間位於九龍、1間位於新界東、13間位於新界西,涉及490多宗個案;當中涉及43間安老和6間殘疾人士院舍。衞生防護中心傳染病處首席醫生歐家榮表示,截至昨天為止,累計有580間安老院舍或殘疾人士院舍出現個案或爆發疫症,總共涉及2,900院友、865名員工。

 

  醫管局表示,約70名病人入院篩查時初確;至今共有3,160名醫護染疫。

 

  現時有5,882名確診及初步確診病人留醫,402人於竹篙灣隔離。其中49人危殆,66人情況嚴重,另有690人康復出院。過去二十四小時,有87人離世,涉及59男28女,年齡介乎51歲至100歲,其中有69人年逾65歲,只有10人已打兩針,10人已打一針。2月19至25日再有37名病人離世,涉及23男14女,年齡介乎37歲至105歲,由於數據滯後,至今日才公布。

 

  明日會有再多5間指定診所投入服務,包括貝夫人普通科門診診所、香港仔賽馬會普通科門診診所、將軍澳寶寧路普通科門診診所、粉嶺家庭醫學中心和仁愛普通科門診診所。

 

  政府日前公布會直接讓快速測試陽性列為確診個案,市民可自行呈報到網上平台。歐家榮提醒市民,一定要購買合乎標準的快速測試劑,否則有機會出現假陽性;政府正密鑼緊鼓籌備網上呈報平台,目標在今個星期內推出。

 

【亞洲最矚目財經講座】陶冬看「2023年:政策轉變之年」與您分析環球市場焦點、中國宏觀經濟、香港樓市前景。► 火速報名

你可能感興趣
#疫苗 #限聚令 #武漢肺炎 #強制檢測 #檢測 #疫情記者會 #防疫 #新冠肺炎 #疫情 #變種病毒 #確診 #初步確診 #感染數字 #死亡數字 #最新疫情資訊
最新文章
即時報價
全文搜索
Search
最近搜看
貨幣攻略
連環爆雷
More
Sha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