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文章 

29/05/2023作者:健康解「迷」

逾3成港人抑鬱焦慮,31至40歲最重災!有OL每周失眠4日影響情緒!可以點改善?

  失眠令人困倦,更影響情緒。有機構調查發現,逾3成港人飽受抑鬱、焦慮及壓力困擾,當中以31至40歲的問題最大。在失眠者中,也有3成人出現抑鬱或焦慮徵狀。有30多歲任文職女士指,嚴重時每周失眠3至4日,脾氣也變得暴躁「易得罪人」。

 

  浸信會愛羣社會服務處與教大合作,在去年4月至今年3月收集4,874份網上問卷,當中有逾3成人受中度至非常嚴重抑鬱、焦慮及壓力困擾,以31至40歲人士情況最差,39%人稱抑鬱,46%人有壓力;同時在18至40歲群組中,亦有52%人感到焦慮。

 

  另外,於去年10月至今年3月受訪的358名有輕至中度睡眠困擾的成年港人中,38%人嚴重難以入睡、無法維持熟睡或過早睡醒,約7成人受不同程度情緒困擾,逾3成人有中度至非常嚴重抑鬱或焦慮徵狀。另有73%人自覺失眠令生活大受影響,工作、家庭及人際關係等也出現困難。

 

戒睡前看手機 豆漿檸水代飲啡

 

  30多歲的曾小姐在社幅機構做文職,她自言因工作忙壓力大,進入職場後已失眠,「最初每周1、2日,確診新冠後變成每周3、4日。」她指,嚴重時只能睡1個多小時,幾乎天亮才能再入睡,不但抵抗力變差,脾氣也變得暴躁,「對家人及朋友講嘢語氣會重咗」。通過機構的網上課程,她戒掉部分壞習慣,「如睡不著也不看手機,以飲豆漿、檸水取代茶、啡等。」另會在床邊放椅子,一旦失眠便離開床舖到椅子拉筋放鬆,「現時一晚能睡6小時。」

 


盤鳳愛(林宇翔攝)

 

  精神健康綜合服務服務總監盤鳳愛指,港人抑鬱、焦慮及壓力情況與去年相若,整體近半人陷焦慮,情況不容忽視,惟現時公院精神專科新症最長要輪候1年半,倡加強地區康健中心及精神健康綜合社區中心協作。

 

 

轉載自: 晴報

 

 《經濟通》所刊的署名及/或不署名文章,相關內容屬作者個人意見,並不代表《經濟通》立場,《經濟通》所扮演的角色是提供一個自由言論平台。

【限時獎賞】申請《串流版IQ》贏取高達$300獎賞► 立即申請

你可能感興趣
#健康小tips #健康 #情緒 #壓力 #失眠 #抑鬱 #焦慮 #精神健康 #失眠自療 #工作壓力
最新文章
即時報價
全文搜索
Search
最近搜看
雙幣交易
大國博弈
More
Sha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