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4/01/2023作者:陳沛思
廿四節氣小寒 │ 要養腎溫陽!推介補腎養胃「冬菇洋葱栗子腰果雞骨湯」
「近日天氣又再轉冷。」Rachel說。
「在二十四節氣中,一過『冬至』,便是最後的兩個節氣『小寒』和『大寒』了。有小也有大,顧名思義,小寒表示天氣寒冷,大寒則更冷。」我說。
「都是大溫大補的時候了?」Rachel問。
「小寒節氣十分寒冷,養生重在養腎溫陽,在飲食上,暖身活血補氣為主。冬藏之後就是春生,寒至極時,便是即將回暖之時,生物界開始萌動。現在把握進補時間,讓新一年有足夠氣血升發。」我說。
「應該吃甚麼?為甚麼有些人會虛不受補?」Rachel問。
「體虛本來應該進補。一般溫補藥也有很多層次,溫與熱,溫次於熱。例如一般偏溫的,常見有淮山、蓮子。巴戟天、杜仲溫補力再大一點。相對來說,鹿茸的溫補壯陽的力大得多。
溫補力越大,脾胃要較費勁去消化和吸收。都巿人吃喝生冷較多,運動又少,脾胃虛寒者佔多,因此脾胃沒太有能力消化。這時候應先調補脾胃,才進補。
所以沒有虛不受補,只是補不得法。」我說。
「原來如此。」Rachel說。
「小寒節氣有十五天,這時可以煲雞骨湯。雞本來性溫、味甘,入脾、胃經,有溫中益氣,補精、填髓的功效。雞骨就增加補腎作用。補腎食物還有栗子和腰果。栗子性溫、味甘、平,入脾、胃、腎經,功效包括養胃健脾,補腎強筋,活血止血。腰果性平、味甘,入脾、胃、腎經,功效包括補腦養血,補腎,健脾,下逆氣,止久渴。
有時還下點微雨,食物方面也留意一下健脾袪濕。可以選擇冬菇。冬菇味甘、性平,入肝、胃經,能補脾胃和益氣。
現在不少新冠康復,又或感染者。要預防感冒,可以吃洋蔥,性溫,味甘、微辛,入肝、脾胃和肺經,有理氣和胃,發散風寒,溫中通陽的功用。
這些材料可以煲成小寒時令湯水。」我說。
「這個一月對自己好一點,好好補一下。」Rachel說。
「新一年祝大家新年進步,身體健康。」我說。
《經濟通》所刊的署名及/或不署名文章,相關內容屬作者個人意見,並不代表《經濟通》立場,《經濟通》所扮演的角色是提供一個自由言論平台。
etnet榮獲HKEX Awards 2022「最佳表現證券數據供應商」及「最佳表現衍生產品數據供應商」兩大獎項 ► 了解更多
- 1
-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