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文章 

2009-10-21

摒棄舊思想和偏見

這並非笑話,話在1994年,我和同事在西南地區準備乘機時,一位同事突然失蹤,導致全機艙的人都在等他。


原來,同事發現我們正準備登上一架螺旋槳飛機,他嚇到馬上腳軟,突然「玩失蹤」也不願意登機。後來我痛罵這位同事幼稚,他說:「我還要回家見父母親……」我說:「如果你要在內地做生意的話,就必須摒棄自己錯誤的舊思想和偏見。」

我從1993年開始在內地和香港從事投資銀行的工作,當時認識不少朋友,他們極度抗拒到內地出差,其中對乘搭內陸機更是「寧死不屈」,挺誇張的。


15年後的今天,那位同事,現在已經成為證券市場的新貴。改變思想的不光只是投資銀行家,近十年,內地變化的速度加快,內地也已經慢慢做到改變自己,同時吸納世界上的知識和智慧。自1979年改革開放實施後,內地一直不斷追趕世界。為了促進國家的發展,全國大規模地建立了現代化的基礎建設,包括機場等配套設施。

在上世紀八九十年代,內地的民航飛機安全問題嚴重。有人說曾經內地的飛機是世界上最危險的,這可能是一個客觀的情況,不容我們否認,但是我認為,從那個時候開始內地已經明白到國家必須痛定思痛改變過去的航空記錄。生命誠可貴,一些事情還是不能妥協和保留的。

到了現在,從統計數字來看,2004年到2009年年中,內地客機總飛行時間超過850萬小時,基本上沒有重大事故,安全記錄已經出現重大的改變。內地的安全航空記錄並不比歐美差。在進程中,內地採用了與世界航空強者同業建立聯盟的方式,從而達到尋求建議和幫助的目的,提升自己的水平。在安全的問題上,內地並沒有保留,全面和國際業界討論和檢討。在很多意識形態上,內地都進行了徹底開放的思想,願意從對手中學習,從封閉中走出來。

內地市場龐大,航空業發展更是世界聚焦的目標,從大客機到商務機市場都是世界各大生產商爭奪的目標,未來中國內地航空市場的競爭將更加激烈。

內地經濟在過去十年一直都在高速發展。在環境上,其實十分容易產生自滿的情緒,但是內地並沒有麻木排外。我們做人也要一樣:在順境時,必須克服自滿之心,虛心對外學習,這樣才能進步。

 

 《經濟通》所刊的署名及/或不署名文章,相關內容屬作者個人意見,並不代表《經濟通》立場,《經濟通》所扮演的角色是提供一個自由言論平台。

etnet健康網購 | 6月限定優惠【送:明目藍莓精華36:1】乙樽► 火速行動

更多中環人文章
編輯推介
即時報價
全文搜索
Search
最近搜看
貨幣攻略
大國博弈
More
Sha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