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文章 

2010-07-29

從香港書展透視投資趨勢

  閲讀風氣在現今的香港社會不太盛行(筆者當然不是指八卦類別的娛樂刊物或周刊),因此,市面上書店(香港人還是習慣稱之爲書局)數量不多,而且書店的規模非常局促和細小。這幾年,市場出現了一些競爭,新派兼較大型西式書店開始出現,但是和台北比較起來,真的是小巫見大巫。

 

  香港人是否不愛看書呢?這倒不是,原因可能在於一個惡性因果循環,香港土地價格高昂,最近港島區一個面積750呎的店鋪,售價是港元3億,呎價港元40萬,内地讀者要留意,這個是英呎單位,大小只尤如一張A4影印紙多一點點。

 

  但是這還不是最貴的,因爲香港最貴最旺的地段並沒有進行買賣,因此沒有數據可供參考。不過,去年另一個在九龍尖沙咀的鋪位價格是每呎港元55萬。價格這麽貴,租金當然是不便宜。市區鋪位若要賣書,基本上肯定會賠本破產。也就是這個原因,香港缺乏大規模的書店,哪能培養出閲讀興趣?

 

  作爲香港人,筆者從小開始喜歡閲讀,對一些知識性刊物特別感興趣。因此每年也會去看書展,尋找各方面的靈感和啓發。

 

  也是因爲缺乏書店的原因,過去幾年到訪書展的人流越來越多。從中我們也可以見到普羅大衆的口味變化。去年書展,據稱除了年輕女模特兒寫真集熱賣之外,聽説財經類刊物也熱銷。在今年,筆者看到新聞,了解到文學類也挺受歡迎,但是財經類刊物卻出現滯銷的情況。

 

  筆者估計這可能是由於過去半年多,股市不上不下,不少投資者,甚至是投資專家都沒法在股海上賺到錢,所以部分朋友變得有點「心灰意冷」,反而是希望尋找洗滌心靈的機會,見到財經類書刊反而會令大家觸景傷情。因此,筆者認爲第三季度的香港市場觀望情緒依然濃厚。

 

  不過近期,内地市場卻變得較爲熱鬧。農業、地產、有色股均有較好的表現。儘管這是好消息,但是投資者在股市進行投資時,還是需要特別謹慎。

 

  筆者認爲近期内地股市整體持續上升,主要由於市場認為中央政府調控政策有可能變得較爲放鬆,觀察周初的市況,市場主要由煤炭、地產板塊領軍帶動上升,同步也帶動了其他板塊出現追落後的情況。

 

  股市從最近一次調整期開始,一直沒有出現一個較爲像樣的反彈,這一次反彈力度的確比較強。隨著上述地產、煤炭上升之動力之外,其他早前受到冷落的板塊也成爲投資者關注的目標。舉個例子,近期的新能源概念、天津濱海概念也成爲投資者的目標。

 

  可是,市場雖然持續上升,但是股市成交量並沒有特別增長,這代表了股市還是面臨很大的上升阻力。近期内地市場上升可以為投資者帶來短線的炒作機會,但是筆者認爲投資者也不要盲目高追,對這輪漲幅過高或者還沒有充分調整的板塊,應該加強避險意識,現在的目標應該是放在一些落後和超跌的板塊。内地股市和香港市場息息相關,香港讀者可以多作參考。

 

  至於香港市場,星期三土地拍賣後,成績理想,但地產板塊卻出現調整,作爲早前一直落後的板塊,地產股能否持續帶動香港市場持續上升,這倒是一個疑問。因此,筆者認爲第三季度的股市還是存有變數的。

 

 《經濟通》所刊的署名及/或不署名文章,相關內容屬作者個人意見,並不代表《經濟通》立場,《經濟通》所扮演的角色是提供一個自由言論平台。

【免費講座】陸叔《2024 投資心法·養生之道》講座► ►火速報名

更多中環人文章
編輯推介
即時報價
全文搜索
Search
最近搜看
貨幣攻略
大國博弈
More
Sha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