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文章 

2013-11-28

新股背後的莊家

  筆者昨天接受中央電視台訪問,談到年底香港市場的表現,特別是新股市場的發展。新加坡近日突然高調宣佈與內地簽訂協定,促成內地企業能以更為便利的方式到當地上市,筆者認為香港交易所或多或少也會受到影響,日後如何迎戰,就要看天時地利人和如何配合了。

 

  經歷了上半年市場的沉寂,新股市場在第三季度開始復甦,不少準備上市的企業與財經公關不斷聯繫筆者,希望筆者能深入瞭解相關企業,告訴他們機構投資者的喜好,讓他們作出微調,以助他們上市一臂之力。   

 

  近日,香港金融區的餐廳位置在用餐時刻也緊張起來。原因其實十分簡單,三中全會後,恒生指數氣氛明顯改善,開始挑戰市場的高位,累計起來,股市升幅不少,部分入市的投資者變得心紅。

 

  新股市場是否全面復甦,言之尚早,不過目前的新股市場與以往的盛世相差甚遠。以往超額逾百倍的新股比比皆是,可是超額破紀錄並不代表市場表現就會好,不少一上市就大幅下挫,投資者可謂損失慘重。筆者一直和朋友說,買新股的時候,一定要做功課,留意相關上市申請人處身的行業是否具備吸引力?是否行業的龍頭?有沒有自家品牌?有沒有自己的銷路?能否受惠於政策?特別是針對未來三中全會定調的受惠板塊,更是市場關注的重點。

 

  老實說,若投資者用溢價買進一家渾水摸魚的假政策或內需股怎麼辦?投資市場的眼睛是雪亮的,神話始終會破滅。不過,在市場熾熱的時候,由於閑資充裕,買盤力量巨大,一些沒有賣點的公司,經過粉飾後,一樣可以賣個滿堂紅。上市後,若莊家繼續在市場煽風點火,一些散戶不明就裡,肯定會被吸引,麻木入市,去替莊家接火棒。

 

  這一刻的市場較為特別,是低位反彈,QE雖然隨時終結,可是資金依然充裕,氣氛的確有所好轉,但是過去幾個月冒出的新股,不少其實是一些缺乏實質賣點的新股,投資者心紅了,竟然也能賣個滿堂紅,但是莊家非常瞭解在這種環境中,上市後散戶會否持續接火棒,這就考驗散戶的智慧了。

 

  讀者們需要留意,在香港,一般新發行的股份中只有一成是分配給零售投資者,但是如果零售投資者反應熱烈,超額認購超過百倍的話,在香港特有的回撥機制當中,發售給零售投資者的新股比重有機會從一成增加到五成。

 

  這也是說那些新股的股東中有一半是散戶,莊家需要托市的資金倍增。既然市場氣氛不配合,股價難以炒上,莊家哪裡會傻到派錢給散戶;反過來,莊家不馬上炒上,隨得股份下挫,這樣倒過來看,反而有機會撿便宜貨。

 

  散戶一害怕,加快出貨,莊家的成本變得更便宜。對他們來說,來日方長,當市場好轉的時候,才趁機會炒作一番,這也不遲,莊家一樣可以賺個滿堂紅。

 

  金融市場就是這樣殘酷。下周五,筆者應Bloomberg BusinessWeek (彭博新聞週刊) 邀請,於香港會議展覽中心進行主題演講,題目是《三中全會對香港中小型企業的危與機》,讀者們若有興趣,屆時不妨交流。謝謝。

 

 

 《經濟通》所刊的署名及/或不署名文章,相關內容屬作者個人意見,並不代表《經濟通》立場,《經濟通》所扮演的角色是提供一個自由言論平台。

【免費講座】陸叔《2024 投資心法·養生之道》講座► ►火速報名

更多中環人文章
編輯推介
即時報價
全文搜索
Search
最近搜看
大國博弈
貨幣攻略
More
Sha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