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文章 

2010-09-30

評估國慶節前後的市場表現

  筆者在2009年年底編寫了一本關於中國投資大趨勢的書 《納論中國投資大趨勢》,於是描述中國未來10年的投資機遇,市場反應不俗,也印刷了好幾版。
 
  不少讀者問筆者有沒有興趣再編寫新書?筆者也有嚴肅思考過這問題,由於筆者工作量大,除了每週能抽空編寫一兩篇短文和讀者分享心得之外,筆者在短時間內實在無暇另去寫新書。不過,在自己能力範圍內,筆者絕對支持朋友們,大家聯合編著書刊,與讀者們分享意見。
 
  近日,中國高校聯金融協會主席團成員共同編寫了《人民幣國際化與香港新機遇》一書,作爲協會副主席的筆者,也擔任新書的副主編之一,並獻出數篇文章列入書中。此外,金管局總裁陳德霖也為書本編寫序言,協會主席朱燕來女士編寫前言。
 
  人民幣國際化勢在必行,香港如何把握成為人民幣離岸中心的黃金機會? 兩地金融市場環環緊扣,香港與上海究竟是互補還是惡性競爭? 人民幣匯率進退、中國經濟轉型至新能源、新技術及節能環保產業、內地食品價格影響國際商品期貨市場等等系列因素也將帶來不同的長線投資機會。這些都是筆者希望在未來的欄目中和讀者們分享的。
 
  人民幣國際化涉及香港市場中長線的發展趨勢,但是就短線而言,經濟數據對證券市場的影響更爲直接。美國上周五公布的耐用品訂單理想,昨天金融機構公布的內地採購經理人指數(PMI)表現也出現彈升的情況。美股在9月的表現是自上世紀大蕭條後最爲理想的9月表現,熱錢持續流入港股,資金對新股也作出追捧。
 
  有熱錢的支持,港股在9月份上升了不少,香港特區昨天粉嶺及柴灣兩幅土地拍賣,兩宗拍賣一熱一冷,粉嶺地創紀錄,遇上「麵粉(土地)」價貴過「麵包(二手樓價)」的情況,以港元4.59億元拍出,較開價港元3.3億元,高出約四成,反映發展商對後市樂觀。但是,柴灣的土地卻因未獲發展商承價而被政府收回。當然有人說柴灣地景觀差,不過收回土地始終對地產板塊有少許負面的心理影響,這更為16年來首度有地皮被收回。
 
  股市在十‧一國慶長假前,市場可能會變得較爲反覆。另外,周二公布的美國製造業指數也並非理想。資金持續流入香港情況雖把股市推向高峰,可是,內地在國慶節前還是有新的房地產政策出台。全國首期最低加到三成,三套房貸被叫停,處於樓市過熱的城市也限制買樓數目。
 
  市場對歐債危機的憂慮也再度升溫,抵銷部分美國企業利好的消息,另外,高盛配售工商銀行,從板塊觀察而言,內銀及內房股或會有調整。讀者還是需要關注相關政策和市況的變化,市場調整的機會還是有的。

 

 

 《經濟通》所刊的署名及/或不署名文章,相關內容屬作者個人意見,並不代表《經濟通》立場,《經濟通》所扮演的角色是提供一個自由言論平台。

etnet榮獲HKEX Awards 2023 「最佳表現證券數據供應商」大獎► 了解詳情

更多中環人文章
編輯推介
即時報價
全文搜索
Search
最近搜看
貨幣攻略
大國博弈
More
Sha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