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文章 

2011-08-10

「下調」會否成為趨勢?

  筆者曾經在6月20日於香港一份報章公開撰文 ,表示就算香港股市在6月不下跌,在8月時也會調整。筆者並不是先知,也沒有能力預測未來,但是當時筆者文章提到,股市有可能會跌一成,以當時的水平計算,港股有可能回落到萬九點的水平,筆者在撰文時自己也覺得危言聳聽!

 

  非常不幸地,預言成真。美國在上周雖然暫時性解決了國債上限的問題,但是信貸評級卻被下調,始終逃避不了。針對一系列問題,筆者在過去兩天接受了不少訪問,但是筆者與不少學者朋友一樣,都是無法預測未來,能做到的,就是分析形勢和發展。

 

  筆者認為最重要的是其他評級機構會否跟隨「下調」步伐,讓「下調」成為趨勢。若持續不變,投資者長遠將離開美債資產,同步債券價格將下跌,導致利率在未來上升,這將有災難性的影響。

 

  美國被摘除最高主權信貸評級後,市場也擔心經濟增長步伐會否急速放慢。現在,遭美國政府接管的房利美及房地美AAA評級也連帶遭降一級至AA+,市場恐慌情緒不斷升溫。

 

  十分無奈,在美元聯繫匯率下,香港需要比全世界更關心美國的財金政策,美國早已是香港金融政策的宗主國。

 

  毫無疑問,2011年餘下的日子,美國經濟增長速度肯定不會強勁回升,美國退出超寬鬆貨幣政策的步伐理應非常緩慢,但是若美國息率因信貸評級而上調,這將對美國的貨幣政策帶來破壞性的干擾,經濟復甦遙遙無期。

 

  在過去的6、7月期間,筆者認為美元僅是「反彈」但不是「轉勢」。美元的反彈是對美國聯邦儲備局宣布正常結束QE2,從超寬鬆貨幣政策中退出的正常反應。在此情況下,外匯市場作為交易信息最為發達的市場率先體現這信號,美元指數從4月底開始溫和反彈。從低點算起,反彈的幅度接近10%。在歐洲第二次加息後,當地央行對於通脹的措辭溫和,同時在歐債危機重燃的情況下,預期8月份,9月份歐洲央行進一步加息的機會極低,歐羅走勢也不會強到哪裏去。

 

  其次,美歐經濟在2011年下半年難出現強勁增長。疲弱的房地產市場和就業市場抑制美國經濟的回升速度,收縮的財政政策(不管是縮減政府開支還是加稅)更是雪上加霜。在新的產業革命和戰略性行業興起之前,美國經濟難以出現超趨勢的增長速度。

 

  歐洲債務問題尚未完全解決,在評級機構連續下調歐羅區國家主權債券評級後,歐羅區市場再次遭受劇烈波動,主權債務危機有向意大利等核心國家蔓延的趨勢。秉承對通脹低容忍態度的傳統,歐洲央行已兩次加息,雖有效干預了歐洲乃至全球通脹預期,但不可避免會抑制總需求。受以上因素影響,下半年歐羅區經濟的表現恐難超上半年。

 

  整體來看,歐元區和美國經濟在下半年都難有強勁的表現,其對國際資本的需求和吸引力都不高。筆者認為資金的目標將轉向避險資產,包括人民幣資產和黃金商品在內,現在是時候部署了。

 

 

 《經濟通》所刊的署名及/或不署名文章,相關內容屬作者個人意見,並不代表《經濟通》立場,《經濟通》所扮演的角色是提供一個自由言論平台。

【免費講座】陸叔《2024 投資心法·養生之道》講座► ►火速報名

更多中環人文章
編輯推介
即時報價
全文搜索
Search
最近搜看
大國博弈
貨幣攻略
More
Sha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