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文章 

2012-01-18

癌症襲擊投行家

  龍年將至,本來大吉大利。不過,筆者認識的一位投行界的朋友卻遭遇厄運,慘遭癌魔襲擊。

 

  元旦前的一個早上,一位女同事充滿心事地走近,我問她發生甚麼事?她坐下,停了停之後繼續說:「我得了癌症…」,之後眼淚奪面而出,彼此相對無言,筆者只可以儘量安慰她。

 

  其實,那個時刻只可以釋懷,再沒有必要和病人去研究是否生活習慣導致癌症的爆發?已經是沒用了。

 

  筆者在三年前寫過一篇文章提到投行裏的生活,在投資銀行裏工作的人,無論你喜歡與否,工作均需要極度搏殺。除了工作之外,空閒時間已經不多,就算有時間也會爭取睡眠。

 

  在這行業裏,工作繁忙已成定局,但在繁忙背後卻出現了一種不太健康的行業現象:不少男女晚婚晚育,甚至是不婚不育,這的確值得談談。當然部分人也會享受著個人生活的樂趣,男男女女去到40嵗,生活得像個20來歲的年輕人,這不是問題,但是不少卻選擇聲色犬馬,燈紅酒綠的夜生活。每逢遇到這類型的朋友,筆者均會出言相勸,因爲筆者認識不少投資銀行家也患上不同類型的癌症。癌症正在襲擊這個行業。

 

  筆者在8年前,到北京天壇公園旅遊,環境清幽。公園裏,懸掛了一些大型標語畫板,內容是關於計劃生育。大概意思是23歲結婚就是晚婚,25歲生育就是晚育。具體年齡數字,筆者不是記得太清楚,但是儘管年齡可能會有一些偏差,不過相差應該不遠吧!

 

  23歲結婚就是晚婚?這或許是以往的情況,但是筆者相信現在的國情已經出現了變化,或許也已經不適用,上述計劃生育建議在香港實施更爲困難。

 

  在不少人眼中,這可能就是成功的代價了。世界是不完美的,有得就有失。要把青春光陰全部投入工作,是否值得,見仁見智。筆者認為,在年輕時多作嘗試是應該的;但是人到中年後,是否還像個小夥子般跑來跑去,就算公司不介意高薪聘用你,而你也不介意這種生活方式,你的身體可能也會向你發出警告,叫你停下來。

 

  如今,渴望休息也是一件困難事。

 

  元旦後,患癌的朋友進行了全身麻醉手術,初步順利。筆者去醫院,帶著鮮花等慰問心意探望她的時候,可能是剛恢復沒多久,反應較爲緩慢,目光也帶點呆板,久久才能說筆者的名字。對於筆者的探訪,可能是感到意外吧。她穿著病人睡衣坐起來,可能是一時感觸,突然喜極而泣。

 

  筆者得知手術初步順利,心中感到安慰,也勸她多多休息。不過,友人休而不息,櫃子旁放滿資訊雜誌,更爲難得的是她正在閲讀兩本筆者作爲封面的新出版財經雜誌。說真的,若她不告訴我,我也不知道自己上了雜誌封面。

 

  筆者探望友人十分鐘,剛步出醫院沒多久,就收到友人電郵給我的雜誌封面照片。友人始終是一個投資銀行家,把握每分每秒,就算在病床上,也是不會休息的。在此希望友人能全面康復。

 

 

 《經濟通》所刊的署名及/或不署名文章,相關內容屬作者個人意見,並不代表《經濟通》立場,《經濟通》所扮演的角色是提供一個自由言論平台。

etnet榮獲第六屆國際信息商會議「最佳信息商」白金獎► 了解詳情

更多中環人文章
編輯推介
即時報價
全文搜索
Search
最近搜看
大國博弈
貨幣攻略
More
Sha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