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文章 

2012-02-29

香港,沒有經歷過考驗的制度

  在筆者的印象中,香港的福利制度是在英國殖民地時代的極後期才建立的,醫療系統的優化也是在同一段時間才發生的。筆者的感覺是,這一系列的部署是作爲英國光榮撤退政策其中的一步。

 

  說真的,除了9年免費教育之外,筆者與同輩的朋友在成長期間原則上沒有享受過甚麽福利,更加沒有見過政府派錢。政府做得就是提供一個較爲公平的平台,讓我們去競爭,讓我們去向上爬!

 

  近年,媒體不斷報告非本地居民或非納稅人佔用香港福利問題日益嚴重,港人心底也十分矛盾,怕這拖垮脆弱的一切。香港能在一段短時間內建立起一套福利制度,主要基於當時深厚的經濟底子,不過這一切都是沒有經歷過考驗的。來得容易,去得也快!全世界都在削減福利開支,任何改革都是削減開支和善用資源。

 

  不過,筆者認爲一個健全的醫療系統就必須要有效減少醫療成本,避免在財務上拖垮整個系統的可行性。我們也可以說,目前一系列的投資均是爲了節省未來的資源,並非只是爲了提升居民福利這麽簡單。

 

  目前,香港就需要積極面對這問題,內地醫療體制問題多多,也是內地目前需要積極解決的瓶頸問題。溫家寶總理在上週主持召開國務院常務會議,再次研究部署深化內地醫藥衛生體制改革的工作。

 

  內地以往有一個「赤腳醫生」的體制,代表人物為當年的小姑娘春苗和小夥子紅雨。他們當年背著小藥箱,在田原和鄉村間,給村民擦消毒藥水,貼膏藥等等。這些小動作,就產生了預防勝於醫治的功效。平時的小病治好的,身體檢查做了,各種嚴重疾病早期診斷出來了,是能有效減低國家整體醫療費用的支出。

 

  美國有一個調查,以往到美國的加油站,服務是全套的。加油站工作人員加油後來,會檢查客戶汽車機油和車胎等等。後來,加油站變成自助式,沒有人再操作這些簡單卻有效的檢查,結果汽車出現問題導致需要大維修的情況爆升,客戶需要花更多的錢去維修。

 

  在兩年前,經濟日報出版社發行的「納論中國投資大趨勢」中提到一個主要論點,就是在內地的醫療改革中,必須先解決一個問題,如何讓病人可以有效解決小病?就是不要讓全部病人去大醫院大排隊,小診所卻乏人問津。

 

  醫療系統如果能做好預防功能,就能有效減少治療的費用。當今內地新的赤腳醫生就是開設各大超市,藥房和社區中心的小型診所。主要目就是解決小病到大醫院排隊問題,將普通內科和家庭醫生的診症工作,下放到該處,市場對醫藥產品的需要將不斷增加。

 

  其實,內地自2009年3月,新醫改已經取得一定的成就:

 

  (1)覆蓋城鄉全體居民的基本醫療保障制度框架初步形成;

  (2)國家基本藥物制度初步建立,政府辦基層醫療衛生機構全部實施基本藥物零差率銷售;

  (3)覆蓋城鄉的基層醫療衛生服務體系基本建成;

  (4)基本公共衛生服務均等化水準明顯提高;

  (5)公立醫院改革試點積極推進,政事分開、管辦分開、醫藥分開、營利性和非營利性分開等體制機制創新穩步展開。

 

  筆者估計新醫療機構的數量將如雨後春筍,對醫療器材、醫藥和各類型醫護人員的需要將爆升。國家未來也將繼續部署深化醫藥衛生體制改革工作,加大醫保投入、完善基本藥物制度和加快公立改革是未來醫改深化的三條主線。以招證內部的觀察,今年將出台更多新的政策,對行業的影響將加大,也將出現結構性的變化。從方向性觀察,內地醫保投入仍將繼續提高,籌資標準提升、公立醫院改革將加快、同步鞏固完善基本藥物制度和基層醫療衛生機構運行新機制。

 

  去年因內地通脹問題,內地醫藥板塊受到很大的衝擊,投資價值大減。不過,若我們從十二五整體規劃出發,醫藥板塊的長線價值不變。

 

  內地早已啓動改革,香港這套沒有經歷過考驗的福利制度也是需要重新檢視了。

 

 

 《經濟通》所刊的署名及/或不署名文章,相關內容屬作者個人意見,並不代表《經濟通》立場,《經濟通》所扮演的角色是提供一個自由言論平台。

etnet健康網購 | 6月限定優惠【送:明目藍莓精華36:1】乙樽► 火速行動

更多中環人文章
編輯推介
即時報價
全文搜索
Search
最近搜看
貨幣攻略
大國博弈
More
Sha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