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文章 

2015-10-05

俄進中東 禍福難料

  俄羅斯空襲敘利亞境內伊斯蘭國及反政府組織據點,被美國批評為「火上加油」,但如果這些軍事行動確能打擊恐怖主義,遏止歐洲難民潮,敘國今時「前門拒虎,後門進狼」的情況,可能是當前困局較理想的出路。

 

俄羅斯落實打擊敘利亞境內的恐怖分子及反對派,或可紓緩歐洲的難民問題。

 

  敘利亞幾年來的內戰,雙方正處於膠着狀態,反而讓伊斯蘭國從中漁利,得以崛興。上周起,俄羅斯發動了自1970年代以來在中東的最大規模軍事行動,但空襲的對象卻不限於伊斯蘭國,美白宮發言人就抨擊俄連溫和反對派也打擊。武裝組織也「溫和」?有武器恐怕「溫和」極有限。

 

  事實上,敘利亞國內交戰各方包括:巴沙爾政府軍、反政府軍、庫爾德族武裝組織、黎巴嫩真主黨、伊斯蘭國等,各分別獲俄羅斯、伊朗、美、英、法、卡塔爾及中東多國等各方面的支持,「火上」根本已很多「油」,而伊斯蘭國則是國際公敵兼沒有外國支持,被轟炸才無人異議。

 

  我們不妨以「利益」及「陰謀」的眼光,簡化一下這個亂局的情況:有三個賊人,甲、乙、丙盤據大宅,住戶一家遂要瞓街,並四處求人收留。甲來自賊黨R,乙來自賊黨A,只有丙是獨行賊;今時R派更多賊人幫甲一併掃清乙和丙,A見馬仔受挫,利益受損,故心生不忿。

 

  俄空襲配以敘政府軍和伊朗派出的地面部隊,不但有望肅清伊斯蘭國,連巴沙爾政府軍也可扭轉近年弱勢,即恐怖主義會遭打擊,而敘國政局亦可望穩定下來,當這些軍事行動完成,中東將有個新局面。面對伊斯蘭國及歐洲難民問題,國際只能寄望俄羅斯,因美國確沒辦法收拾自己在中東一手造成的爛攤子,奧巴馬亦已承認,美國不能獨力維持到外國的穩定,美軍「駐還是撤」問題經常困擾着海外出兵介入當地政治的美國,阿富汗、伊拉克及敘利亞都如是,奧巴馬任期即將屆滿,更令他不願意積極「多做」,避免「多錯」而「衰收尾」。

 

  反觀普京則看透了美總統這個政客壽命周期的特點,認定美不會再有動作,故火速取得國會批准出兵,又得到敘利亞政府的「邀請」,「順手」炸埋美國支持的武裝組織據點。

 

  美國在中東進退失據,俄今次不按常理,閃電出牌,只是奧巴馬猶豫、普京就勇進的必然結果。即使大家不太關心美俄大國如何博弈,但在道德上,俄今次無疑壓下了伊斯蘭國的氣焰。伊斯蘭國在失去油田的控制權後,就被切斷了經濟命脈,據台灣東森電視台的報道,伊斯蘭國有200多名僱傭兵,因被減薪三成而認錢不認人,「棄暗投明」,倒戈相向;在政治現實上,內戰稍斂,令敘利亞「推」人民流亡海外的力量小了,難民問題就有望得到紓緩。

 

  正如德總理默克爾說:解決敘國問題,不能沒有俄羅斯。雖然今次俄或會帶來更血腥、殘酷的結果,並非是世人所願見,但美退俄進,讓俄抓着機會,再在中東發揮影響力,卻是必然會發展出來的局面。

 

轉載自: 晴報

【你點睇】辭任終院法官撰文指本港法治受干預,政府反駁強調不受政治壓力,你是否支持政府回應?► 立即投票

更多為理發聲文章
編輯推介
即時報價
全文搜索
Search
最近搜看
大國博弈
貨幣攻略
More
Sha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