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文章 

2015-10-09

以同理心對待更生人士

  中學生到監獄或懲教所參觀及參與活動,會獲不少正面價值觀,但也有人質疑這類活動會對他們帶來負面影響。

 

人誰無過,但在錯誤中反思及改正,才是比黃金更寶貴的事情。

 

  懲教署這些推廣活動都是為了讓社會人士加深對在囚人士的了解,並提高對更生人士的接納程度,給他們一個機會(Give them a chance)。

 

  一個人要再活出一個精采人生視乎他有沒有得到機會,這令筆者想起一個故事:1930年代,美國加州有匹名駒之後Sea biscuit(「海餅」)因體型稍遜而不獲選接受訓練,反而被派做些拉車、拖犂等粗重工夫。「海餅」有靈性,知不獲賞識,故剛烈性格變本加厲,經常發脾氣、烈性難馴,等閒騎師、練馬師都不能埋身。有位練馬師卻眼光獨到,偏認為牠是可造之材,他更挑了個體格不合標準、很多人都認為他不行的騎師,就這樣,這個充滿缺點的人馬配搭參與了訓練。

 

  有位富商要買馬參賽,聽到有個住在山邊的古怪練馬師有這樣的一個瘋狂組合,遂好奇過訪,問練馬師原因,他說:「他們雖不是最理想的配搭,但何不予他們一次機會表現?這才是人生!」富商深受感動,買下了整個「團隊」。結局大家都估到,這個組合最後不但贏盡了東岸賽事,還代表東岸勝出了來自西岸馬匹的挑戰。

 

  最重要的是,在備戰的過程中,那名騎師和「海餅」都分別因意外而受傷、斷腳,但那練馬師仍堅持讓這曾跛過的人馬組合癒後再參賽,給他們機會,而他們亦願意給自己一個機會。

 

  時值經濟大蕭條時代,有記者問富商為何肯冒這個贏面甚小的風險?富商答說:「表面上是我給『海餅』一個機會,其實牠何嘗不是給機會予大家?在這時勢,牠替不少窮人贏了錢,也讓他們知道,曾跛腳的馬也可有勝出的希望。」

 

  人誰無過?若只犯一次過錯便要背負一生污名,對有悔意、肯誠心改過自新的更生人士並不公平,也浪費了他們的才智和潛能。從上月美國知名學府哈佛大學應邀到高度設防的紐約監獄,與在囚人士進行辯論比賽而敗北可知,在囚人士的才智及毅力不容輕視。

 

  最近,赤柱監獄透過話劇和音樂匯演,與八間中學,約300名學生交流。這類活動除可警惕青少年切勿以身試法,致失足成恨外,有些重犯亦可透過戲劇,重新演繹人生憾事,達到心理治療及懲教的效果,更不會在獄中滋擾生事。

 

  至於有人質疑其負面影響,只要大家都正面看待曾參與活動學生的回饋,就可知道,給機會予在囚或更生人士的重大意義。

 

  全港約有7,000名在囚人士,服刑期滿後的更生人士需要社會給他們一個機會,若大家都能以同理心,設身處地,代入他們或其親友的處境,你會願意給更生人士一個機會嗎?

 

轉載自: 晴報

【你點睇】京港滬港高鐵動臥首發運行,「夕發朝至」模式讓車程縮短近半,你會否考慮乘搭?► 立即投票

更多為理發聲文章
編輯推介
即時報價
全文搜索
Search
最近搜看
貨幣攻略
大國博弈
More
Sha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