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文章 

2015-10-15

重聘退休醫護 續惠社群

  醫管局推出重聘計劃,重新聘任在未來兩年(2015年至2017年)退休的醫護人員,值得支持,大家也應向一眾長期為社會默默耕耘的醫護人員鼓掌致敬。

 

 

  為應對未來兩年醫生、護士、專職醫療及前綫支援人員的退休潮,醫管局以兩年合約形式,重新招聘原任醫護人員,這無疑對社會(公共醫療服務、病人)、受人力資源不足困擾的醫管局及相關的醫護人員,都是「多贏」。

 

  前兩者不必多作解釋,至於對醫護人員本身,以現代退休人士的精神和體力狀態,其實足以多應付工作至少10年,要他們60歲退休,無疑是對社會資源的一種浪費。有位原在年底退休的顧問醫生坦言,在這計劃未推出前,已打算日後繼續義務為醫院服務。

 

  抱以上這種心態服務市民,而願意留在公營醫療系統的醫護人員有很多,但前綫壓力卻極大,因此,他們其實很值得敬重。因為這些醫護人員,尤其是醫生,以今時香港的供求情況,醫生未必需要醫術太高明,便絕對可以比仍留在公營系統的同業賺得更多。

 

  公立醫院的醫生服務市民究竟有多有心?以下這件在某公院發生的真人真事可見一斑:有個阿婆「肚谷」,剛檢查完又要清空小便再驗,但因阿婆不良於行,醫生就急到「氹氹轉」,搵個尿兜畀阿婆,其實理應是病人自行去廁所的。不過,阿婆又未即時可小便,醫生就代為開水喉,以為加了水聲做背景,會方便到阿婆小便去得暢順,但仍然無效,醫生遂「殊殊」聲引她小便,終於成功,也完成了檢查,令病人及其家人都安心。

 

  這種醫德非關病人的財力和地位,而源自醫護人員的高尚情操。

 

  在公立醫院,像以上值得敬重的醫護人員雖不少,但亦有不少病人或家屬,往往會因情緒失控或不太了解情況,而把這些有心服務大眾的醫護罵走了。

 

  香港醫護人員不足是已知的事實,與新加坡相比,2013年,當地每千人有2.8名醫生,而香港就只有1.8名,港急症室被歸類為「緊急」的病人輪候時間,平均也要約半小時!隨着港人口老化,醫療壓力日重,重聘計劃雖可解燃眉之急,但長遠仍要吸引生力軍加入,並留任於公營醫療系統,服務市民。

 

  人心肉造,下次大家若遇到服務滿意的醫護人員,請向他們說聲「多謝」,這雖不會讓他們升職加薪,但這正能量將能為醫者與病者之間,帶來溫暖。

 

轉載自: 晴報

etnet健康網購 | 6月限定優惠【送:明目藍莓精華36:1】乙樽► 火速行動

更多為理發聲文章
編輯推介
即時報價
全文搜索
Search
最近搜看
大國博弈
貨幣攻略
More
Sha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