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文章 

2013-05-14

如何讓自己站出來有台型?

  管你做了幾多準備功夫、所謂幾有「料」,站出來,讓人提不起神,讓人看不耐,也就是能力或表達上有所欠缺,就是未完整。最近在課堂上,有些學員道出自己報讀的目的之一,是因為工作需要作佈達,以及要面對外來的業務朋友或賓客。當中的經驗是即使將內容準備得夠好,都有機會因臨場表現怯場等因素,或因肢體、眼神、手腳等不知如何是好,令表現不夠理想,影響事前的準備鋪排,所以很想從訓練中汲取更多經驗,令表現可以從容不迫,揮灑自如之外,又有站台的台型,即是令在場人士,集中和專注目光聽他的表達。

 

  的確,有些朋友平時可能沒甚麼留意自己,但作為presenter的時候,因注意力集中在一人身上,頭擺轉動多了,都容易被看出來。有些朋友也知道做presenter時,眼神不定、手不停擺動或有點僵硬,說話太急,總想盡快講完。總之,整體感覺就像是「欠台型」和「未夠pro」。

 

  無論聽者是誰,相信任何講者,都希望站在台上有一定的吸引力,令聽者專注目光和欣賞其演講。所以,除了說話的語意,即說話內容的層次鋪排、言詞用語、聲音運用等準備以外,加以運用身意(身體語言姿態)的表達,會幫助整個表達的感染力。

 

就算在座觀眾有一千、一百、或只有一位,就算觀眾只是一群白鴿,也是一個機遇來訓練自己如何在任何環境情況下,都保持應可發揮的台型及內容。

 

  作為講者的位置,站台時,衣著是第一個要審慎考慮的選擇,因為衣著是一件「工具戰衣」,讓自己走入了那份型格。有幾重要?穿了「戰衣」之後,就是告訴你自己,現在進入了一個令自己模擬預備好、有那個預設成效的姿態,令自己放心又有信心的狀態。衣著準備只是臨場的第一步,但也計算,如果說作用或影響力不大的話,那麼政客、演藝人有「料」就可以,在他們工作的領域上,何須那樣費心張羅?!

 

  衣著上,男女方面,都有不宜之選。分享如下:

 

  1. 太皺的布料,稍為坐過之後就出現皺紋的話,可免則免。

 

  2. 鈕扣容易爆開的上衣。別令自己經常要將上衣向下拉直。

 

  3. 從未穿過的新衣。不習慣的衣服有可能令自己渾身不自在。

 

站台台型的拿捏之背後,是心態、姿態及狀態一環扣一環的成果。

 

  另外,在台型方面,起碼有以下十點要留意:

 

  1. 肢體——精神朝氣的模樣。

 

  2. 眼神——恰當的眼神系統。

 

  3. 雙手——表演謙虛的觀感。

 

  4. 雙腳——雙腳微開或合攏。

 

  5. 肩背——肩背切忌垂彎曲。

 

  6. 步行——平衡步履人穩當。

 

  7. 站立——腰背勿左搖右擺。

 

  8. 手勢——掌朝方向宜向上。

 

  9. 說話——不緩不急抑揚頓挫。

 

  10. 衣著——按場合、個人風格。

 

  台型,是來自自信;自信,是來自認知及準備工夫。有時會見到講者可能是經驗不足,走出來站在大家面前說話時,就會雙肩至腰背前前後後的擺動,或雙手動作不停,頭部搖擺不定。甚至有時候很努力運用眼神,但將頭部轉動得太大及太頻密,還有說話用詞方面過多助語詞。雙腳方面,可能站得太開太闊,看來有點粗枝大葉及不雅的感覺。

 

  正所謂「台上一分鐘,台下十年功」。如果平時一個月只有一至兩次做佈達或講者的話,建議大家多找機會密集性試練,否則,偶一為之的話,很快又會放下或忘掉之前的功夫,待下一次再有此需要時,又要重頭來過和重新運用。如果一年可以多做,那麼每一次的經驗都會讓你累積成習慣,繼而變得愈來愈熟練。

 

 

 《經濟通》所刊的署名及/或不署名文章,相關內容屬作者個人意見,並不代表《經濟通》立場,《經濟通》所扮演的角色是提供一個自由言論平台。

etnet健康網購 | 6月限定優惠【送:明目藍莓精華36:1】乙樽► 火速行動

更多形象UP!文章
編輯推介
即時報價
全文搜索
Search
最近搜看
貨幣攻略
大國博弈
More
Sha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