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文章 

2014-02-11

華服能否普及,變成上班服?

  由現在到三月,香港有一個女士長衫展覽。

 

  2月9日,香港「夫子廟會2014」有一個華服巡遊。

 

  兩件不同的事。前者是三、五十年前尋常百姓家的服裝,後者是屬於遠古年代民間服飾。也因而勾起一個關於華服的討論問題。就是:中國人為何只穿西服上班?為何不穿中國華服來上班?

 

  早於70年代之前,女士穿長衫或中式唐裝去上班是很平常的。80年代後,西方時裝文化當道,男女士都改穿西服去上班。當中,已經衍生了西方時尚及服裝文化滲入社會,及供求的問題。

 

  另外,再看看80年代。這時期是香港小姐選舉最熾烈、最為全城矚目的年代,當中參選者的必然服裝之一是旗袍,就是代表香港特色的服式。與此同時,當年活躍於社交界、穿華服穿得最高貴,甚至有點高不可攀氣質,卻又最深入民心的,就是與電視台淵緣深厚的利孝和夫人。

 

  利夫人穿的華服之派頭,一方面是無懈可擊,一方面也好像等同了上流社會女性的衣著;換句話說,利夫人將華服穿出了一份魅力獨有的標記「icon」,也是在華麗場中無可匹敵的瑰麗象徵。兩者加起來,華服(特別指旗袍)就好像等於了瑰麗璀璨,就好像是隆重場合的民族服飾指標。似乎,70年代前的華服已式微,要數,就似乎只剩下旗袍了,也是屬於特別場合的,不屬於日常化、平民化之列。

 

  再看近代的中式華服,女裝的話,有些是很大熾大烈,很「loud」(鮮明顏色加上很多圖案或刺繡,很熱鬧,也是說有點過了火),有時更帶點像戲服,穿出來走在現代街頭就總會惹來側目,或格格不入;有些華服很素淡,有些又過於老氣及乏味,又或者價錢不是很大眾化。男裝的,就總離不開「功夫衫」的設計。

 

華服難代替西服成為上班服嗎?如果將華服稍為現代化,來一個古今流行與時並進的改革,應大有作為。

 

  有沒有中庸之道的華服?即是既有中國味道,又有時尚的亮點?一定有!但不多。因為數量少,就不容易找,找到又要找得對,找得對就是指穿得合身,確實不容易。想將華服普及成日常上班服,本來是好主意,本人也很喜歡華服,但要成就華服成為普及上班服,相信要因緣和合,可能還有好長的路。

 

  文化背景或潮流會影響供求,服裝設計師在這種作品上的決定及取捨,也是一環扣一環的因素。如果華服能成行成市,供求都有了,才會普及。即使有人設計了,但可以賣的地方不多的話,也就未能增加消費感染;當然還有宣傳效應,名人號召力等等。再追遠一點,這方面的設計師人才在哪?相信再要往前推到教育狀況。有理由相信中國國內的時裝設計師對華服教育及認識的情況較廣泛及深入,也有新一代設計師在外國修讀過,作品混合了中國華服的特色、精神、精髓,配合西方的製造技巧及時尚元素。確有其獨特風格,也適合穿著上班;不過,相對來說,數量不很多,成本也高,費用真不便宜。如此情況,現階段也難成行成市,進而普及化。

 

台灣設計師品牌Shiatzy Chen的華服是既有華服風格又時尚的高質品牌,備受演藝人及傳媒歡迎。但價錢就相對較高,難是普羅大眾的選擇。(圖片來自Shaitzy Chen FB)

 

  筆者很期待華服可以變成男女士上班服的主要選擇之一。(自己想找也不易喔。)隨後華服可因循發展到應用於商務便服及休閒服,就更理想。

 

「百年時尚 - 香港長衫故事」展覽

 展覽日期:

  2014年1月29日-3月3日 (逢星期一,三至五)  上午10時-下午6時

  2014年2月1日-3月2日 (逢星期日,六)  上午10時-下午7時

地點:香港歷史博物館 1/F大堂

    香港尖沙咀漆咸道南100號

 

 

 《經濟通》所刊的署名及/或不署名文章,相關內容屬作者個人意見,並不代表《經濟通》立場,《經濟通》所扮演的角色是提供一個自由言論平台。

【免費講座】陸叔《2024 投資心法·養生之道》講座► ►火速報名

更多形象UP!文章
編輯推介
即時報價
全文搜索
Search
最近搜看
大國博弈
貨幣攻略
More
Sha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