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文章 

2014-09-30

觀眾的禮儀

  剛於9月26日參與了「第二屇中華國學論壇」。

 

  又,剛於9月28日參與了 「全球華人孔誕紀念典禮暨香港會場活動」。

 

  這兩件事,有何關係?嚴格來說,無直接關係。但是,當中,牽引到「禮.儀」,進一步牽引到「教育」。

 

  「第二屇中華國學論壇」應遨的主禮嘉賓及講者,都是國際性、背景履歷豐富有名的學者。大會沒刻意溫馨提示大家「請將手機關掉或調較至震機」,有理由相信大會認同與會的賓客朋友,處事足夠成熟而不需「提」的;或出席這類論壇,多少都「知禮」的。嘉賓致辭後緊接就是學者每人15分鐘的發表;但是,過程中,仍會聽到電話的訊息聆聲。不是一次,是好幾次。同時又會聽到觀眾席中一些「不必要」的對話。

 

  溫馨提出「請將手機關掉或調較至震機」這個提示,每天在不同角落都可能在發生中(希望不會造成與會者『依賴』,偶爾無人提就忘記了);還有,平常常提說「台上人家說話時,觀眾要說話也應細聲一點」;但是,仍然有人繼續「您有您提示,我有我需要」。不禁在想,以為最簡單的事,卻依然有人屢犯,要日日重覆做簡單的事,也不簡單的。理由可以說「忘記了」,但,忘記背後是「自我」意識膨脹?是什麼因由?

 

 第二屇中華國學論壇在浸會大學舉行,第九、第十屇全國人大常委會副委員長、中國文化院院長許嘉璐先生為主旨演講

 

  又記得有一次,在香港大學的會堂,出席一個學科的orientation,主持及發言的近十位嘉賓,是來自香港及斯里蘭卡的高僧教授師。開始後,理論上本來該安安靜靜在坐席上聽教授師說話,但是因為有不少人遲到,而且推門進入會堂的時候,總會「啪」一聲,於是聽下聽下,又「啪」的響起來。雖然教授師們可以「如如不動」,但這畢竟是可以避免的。這點,又想起一句話:「寧動千江水,勿擾道人心」。

 

  如果,進來的朋友們,推門之後順手把木門輕輕扶一把,關門就不會「啪啪聲」。這本就是「禮•儀」,但知禮而欠儀?背後,不就是素質?不就是文化?歸源究始,不就是教育?

 

  日前剛舉行的「全球華人孔誕紀念典禮暨香港會場活動」,民間團體為了紀念孔子,發心要做一場真正用「心」尊敬孔子所帶來的儒學經典文化、是教化為人(仁)求「道」之指引;過程特別以簡單而隆重的獻花奉果敬茶獻肴之禮心與儀為,作用是身體力行禮與儀,重喚尊師重導,以和為貴。

 

  想起孔子在論語中說過的「用之則行,舍之則藏」,未到時候,就是要「藏一藏」,就是要耐性等一等。論語中也提過「禮崩樂壞」,因無禮而變「亂」。上面提出的兩項社會活動參與者表現,雖沒甚麼大不了,但多少反映了禮心不足的教育,而致行為添亂的狀況。

 

 928「全球華人孔誕紀念典禮」由國際經典文化協會牽頭主辦、香港大學中文學院漢語中心、香港中文大學文學院雅禮中國語文研習所、曲阜師範大學、曲阜孔子國學院、中國孔子基金會簡介及湖南省中華文化學院聯合主辦,民政事務局副局長許曉暉女士為主禮嘉賓之一。

 

  有人有儀卻欠禮,即是表面上是與您握手招呼,但內心欠真正尊重的禮;

 

  有人有禮卻無儀,即是知道尊重大會保持肅靜,但卻讓電話鈴聲大響。

 

  共勉之。

 

 

 《經濟通》所刊的署名及/或不署名文章,相關內容屬作者個人意見,並不代表《經濟通》立場,《經濟通》所扮演的角色是提供一個自由言論平台。

etnet健康網購 | 6月限定優惠【送:明目藍莓精華36:1】乙樽► 火速行動

更多形象UP!文章
編輯推介
即時報價
全文搜索
Search
最近搜看
貨幣攻略
大國博弈
More
Share